朱瞻基笑道:“孫兒既不出京,何須拱衛!”
朱棣的眼睛在他臉上盯了半晌,才輕聲說道:“我已決定,開春就將你父王派駐到嘉峪關,今後這應天府,就交由你來控制。”
朱棣的話雖然很輕,卻如同一聲響雷炸響在朱瞻基的腦中,一時之間他也有些懵了。
見朱瞻基失態,朱棣似乎有些滿意地笑了起來。“數十萬大軍的嚼用如今都在嘉峪關一帶,由肅州衛、威遠衛、威虜衛還有神機營看守,糧草分配乃是大事,需要你父王去督導。”
西征的總後勤官是朱瞻基熟知的黃福,此人能力出眾,又是兵部尚書,所以威望也高。這樣的時候,其實是不需要朱高熾親自前往的。
但是朱棣要把朱高熾派出去,顯然就是為了給朱瞻基騰位置,不讓他成為自己的掣肘。
朱瞻基一直以來的準備就是在京城蟄伏,主要精力放在銀行事務和科技推進上。然後在朱高熾太過於放飛自我的時候出來干涉一番,不要讓他壞了事。
但是沒有想到,朱棣竟然直接要把朱高熾派出去,留自己到應天府監國。
如果是讓自己監國,那麼把薛祿留下也就可以理解了,自己必須要有一股私人力量,來威懾百官。
朱瞻基的心情是激盪的,卻不能表現的太歡喜。身為人子,他這個時候理所的應該表現出對朱高熾的關心。“可是父王腿腳有疾,這一去數千裡……”
“他只是腿腳不便,又不需要他走路!何況伺候他的人也不少,不用你擔心他。”
朱瞻基的快速地盤算了起來,如果是自己監國,那最開始的一些計劃可以暫停了。
比如大年初六他就準備鼓動勳貴和武將們與文官交惡,將兩者之間的矛盾激化。
這是為了防止朱高熾太信任文臣,對武將形成壓制。
但是如果是自己監國,就完全沒有必要,穩定為主,不需要將矛盾激化了,反正自己是絕對不會偏向文臣的。
見朱瞻基的臉上沒有擔心,朱棣也非常滿意,說道:“我看了你的《權力的平衡》寫的非常好,就是我也受益匪淺。你能有這樣的見識,我對你也就放心了。
你父王是個糊塗蟲,只能將他遠遠打發出去,不要妨礙你做事。不過……今後這樣的話,不要寫在紙上,讓他人看了去。這件事,我們爺孫兩人心裡有數就好了。”
朱瞻基問道:“燒了?”
朱棣點了點頭。“我既然已經看了,當然是燒了省心。過年這幾日,你就好好想想該如何坐好這個位置,過了元宵,你恐怕就沒有這麼輕鬆了。”
朱棣離去之後,朱瞻基才真正的將自己的興奮之情表現了出來,原地空翻了一個跟頭,然後興致沖沖地來到了書桌前面。
想要叫人送來如今朝廷京官和地方官員的名單,但是想想在過年了,朝堂都封印了,還是不要折騰諮情司了。
但是興奮的情緒難以壓抑,他大喝一聲。“李亮,去吩咐太孫妃,今晚我歇她房裡,準備點酒來,我要飲酒。”
如此興奮的時候,他卻找不到一個知己來喝酒,只能找自己的大老婆陪了。
不過想要在這個時代找個知己,以他的身份,是不可能的。
……
……
永樂十八年的春節,朱棣的風溼腿又犯了,這就導致了許多應酬都由朱高熾和朱瞻基代替他。
就連大年三十晚上的祭天儀式,都是朱高熾代替他進行。
讓朱高熾代替他進行祭天,這也釋放出了要給朱高熾更多權力空間的訊號,讓一干文臣都喜氣洋洋。
朱瞻基卻在忙著應酬,他雖然是太孫,但是京城勳貴眾多,一些親眷家族,他也必須要一一應酬。
朱棣每日躺在暖房裡偷懶,朱瞻基和朱高熾就只能承擔起皇家的責任。
當然,朱棣也不是什麼事都不管,在初二這天,皇宮也邀請京城各大勳貴,在宮中賜宴。
在這場宴席上,朱瞻基也見到了皇室中的另類永平公主和他的紈絝兒子李茂芳。
這位二姑姑在整個皇族都一直不受待見,因為她一直都不像一個公主,而是像一個商人之女,渾身上下沒有一點公主的自覺性。
朱棣一共有三子五女,其中三子四女都是徐皇后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