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 (1 / 4)

“蒙元西征後,在被征服地區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四大汗國的統治者在血統上出自“黃金家族”,同奉大蒙元國為宗主。

南宋開慶元年,蒙哥去世之後蒙元引發內戰,四大汗國都獲得了實質上的獨立,與蒙元之間互不統屬,並且戰爭不斷。四大汗國直至元成宗時期方才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

但西北地區境內地形複雜,交通落後,民族眾多,社會發展水平不一,語言、文化傳統各異,根本不可能實現完全統一。蒙元帝國從它誕生的時候,就無法避免瓦解崩潰的命運。”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所以一個國家要強盛,不僅要有一個主體民族,移風易俗,進行語言統一,文化統一,還要大力修路,加緊各地之間的聯絡。”

朱瞻基笑道:“這就是孫兒以後要乾的事。”

朱棣沉吟了一番道:“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以後你要辛苦了。”

朱瞻基搖了搖頭說道:“孫兒不僅要當一個好皇帝,更要當一個輕鬆的好皇帝。”

朱棣忍不住失笑,又說:“先把話題扯回來,既然西北局勢複雜,讓柳升進行武力威懾,豈不是比鄭亨這種善於周旋的主帥更合適?”

“如果是打了就走,只是去搶了他們的金銀財寶,搶了他們的工匠,柳升當然比鄭亨合適。但是皇爺爺既然想將大明的勢力衍伸到外西北去,鄭亨的作用就比柳升好。

如今的外西北,主要就是察哈臺汗國分裂之後的各民族,如今在西北威勢凜然的帖木兒國,也不過是以前的西察哈臺汗國為主體發展起來的。

作為遊牧民族向農耕民族過渡階段的西北各國,他們打不過我們還能跑,我們的大軍難道能長年累月在那裡跟他們玩貓抓老鼠嗎?

而且,讓鄭亨出動,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從漠北帶一批瓦剌和韃靼的騎兵配合我們大明的行動。

瓦剌和韃靼都派兵了,你火州,吐魯番不派兵怎麼能行?你奕力把裡不派兵怎麼能行?如果東察哈臺汗國都站在了我們大明這一邊,不僅路上的補給可以節省下來許多,更能威懾整個西北,包括金帳汗國。”

朱棣沉吟了一番說道:“異族狼心狗肺,過於信任他們,只會讓我大明陷入險境。”

“所以孫兒建議,北路軍除了少數的馬車軍,其餘全部派騎兵,兵在精不在多。”

“荒唐……”朱棣情不自禁地笑罵了一句,自己卻陷入了沉思中。

遠征西北帖木兒國,對朱棣來說是一次巨大的冒險,不是因為對方的實力強,而是因為太遠。

這三年來,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為這場大戰做了無數準備,也進行了多次推演,所有的戰術都是圍繞著大明要派出超過五十萬軍隊來推演的。

這不是在大明周邊,大軍隨時都能抵達。光是從大明派兵到外西北,走都要走一年。

即便按照樂觀的局勢,這一場戰爭就要耗時三年。為了供應這五十萬大軍消耗,在一萬多里的遠征路上,最少要有上百萬民夫提供補給。

所以,哪怕籌備了三年,大明耗費了上千萬兩白銀,仍然不敢說能保證勝利。

朱瞻基現在提出只派騎兵,雖然看似冒險,但是如果能拉攏到西北各國的支援,不用大明遠赴萬里將糧草送到前線,這節省的耗費能少一大半。

不派步兵,只從邊衛抽調騎兵,再加上鄭亨那裡的十萬騎兵精銳,瓦剌和韃靼各部再派出騎兵支援,這樣看起來局勢更加有利。

朱瞻基見朱棣有些意動,又說道:“帖木兒國雖然是原本的西察哈臺汗國,但是他們跟東察哈臺汗國之間的仇恨比我們更大,只要我大明大軍具有一定的優勢,勢必能拉攏更多的支持者。

如今我大明西北已經聚攏了大量糧草,如果減少步兵,儘可以用這些糧草來拉攏吐魯番,奕力把裡等國,讓他們歡天喜地幫我大明將糧草拉過去。”

朱棣心中又是一動,不用步兵,減少了兵力,就意味著減少了出兵時間。

這可不是簡單的加減,節省一個月的時間,就等於減少了幾十萬大軍的嚼用,而這些糧草,又需要更多的民夫運過去。

因為這些民夫的徵用,耽誤農時,對大明來說,才是真正的沉重負擔。

前幾年,大明一直以來的策略就是絕對優勢力量來平推,但是現在朱瞻基的建議,最少可以節省一半的耗費,而且還不受後勤的制約。

但是貿然改變策略,不僅朱棣難以接受,那些將領也難以接受。

而且,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該如何說服瓦剌和韃靼出兵。還有到了西北,也必須要有能言善辯之人說服西北各國。

還要重新確定用什麼樣的代價,來換取各國的支援。

談到這個問題,朱瞻基直接推薦道:“孫兒推薦工部都水清吏司任郎中陳誠,此人多次出使西域各國,還兩次前往撒馬爾罕,實乃不二人選。”

“鄭亨那邊你覺得應該派誰去?他跟亦失哈兩人必須要又一人留守,鄭亨既去,亦失哈不能動。”

這個人選無關緊要,因為只是暫時替代鄭亨,隨便一個大將就可以。不過朱瞻基還是想為自己人謀福利,說道:“陽武侯薛祿如何?”

朱棣卻搖了搖頭說道:“此人不妥,他是你親軍提督,你在應天府,要有一股屬於自己的力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