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一三四章 爺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三四章 爺孫 (3 / 4)

帶著朱棣登上了火車的最後一節,這節車廂被改裝成了一個大包廂,富麗堂皇,還有明亮的玻璃窗戶。

只有張貴妃,王彥,蹇義等有數的十幾人,隨著他們一起進了車廂。

這個時候,朱棣也不用再端著架子,好奇地觀賞著火車車廂裡面的一切。

參觀完了這節車廂,他還忍不住好奇心,沿著火車中間的通道,一直走到了最前面。

除了那一節車廂,其他的車廂依舊是原來的佈置,一排六座,一共十二排,可坐七十人。

朱棣問道:“什麼時候能讓一截車廂坐百人以上?”

朱瞻基道:“車廂加大很容易,但是車頭的馬力就不夠了。如今安裝六節車廂,能坐四百二十人,加上站著的,最多也就六七百人。再多,蒸汽機的馬力就不夠了。”

朱棣又問:“難道不能加大蒸汽機嗎?”

朱瞻基搖了搖頭笑道:“皇祖,蒸汽機的馬力大小,不是取決於蒸汽壓力罐,而是取決於汽缸。這個問題等皇祖去蒸汽機工廠參觀的時候,孫兒再跟你細說。”

朱棣嘆道:“多想有一天,我大明的鐵路修到每個邊關,那個時候,我朱家的江山將會穩如泰山。”

“會有那麼一天的,這件事急不來。到現在為止,孫兒只是修了一段到當塗馬鞍山的鐵路,就再也無力修路了。”

朱棣奇道:“可是銀兩不足?”

朱瞻基搖了搖頭道:“實乃鐵料不足,另架橋技術不合需求。”

大明修鐵路,人工便宜的很,但是耗費的鐵料相比現在的產量,那是天文數字。

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修橋的技術不過關,不要說在長江上架橋了,就是一條普通的大河,想要讓火車通行,承重力都不夠。

朱瞻基已經要求卡爾索利和吳中他們用心研究,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在水泥標號不夠的時候,很難解決。

修不了鐵路橋,修鐵路就還只是一個夢。

為了增加鐵的產量,如今的朱瞻基也顧不了太多,直接讓人到馬鞍山去勘測鐵礦,順利地在象山一帶,找到了好幾座鐵,銅,金,伴生礦。

在採石鎮,一座大型鋼鐵廠已經在建設之中,從淮北用船運煤過來,在採石鎮鍊鐵,短期之內,這座鐵礦將會成為大明主要的鋼鐵產區。

兩人一邊閒敘,參觀了一圈,回到了車廂裡。火車發出了一聲長鳴,開始緩緩啟動。

坐在鬆軟沙發裡面的朱棣看著窗外的景色慢慢後移,忍不住說道:“這火車甚是平穩,大善。”

眾人都笑了起來,任何一個第一個坐火車的人,都會驚訝火車的平穩。

朱棣這才有時間跟蹇義他們閒敘幾句,雖然他對這些牆頭草大臣心裡有些不滿,認為他們倒向朱瞻基太徹底了。

但是朱瞻基畢竟是他的孫子,更主要是他已經有了退位之意,所以沒有找茬之心。

火車沿著水關橋進了應天府,沿著應天府的繁華地帶一路南行,抵達競技場的時候,併入了東西線。

朱棣從一開始就非常好奇,這好幾十米寬的道路,讓他驚訝不已。看到巍峨的競技場輪廓,更是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那裡是什麼房子?為何建的如此高?”

蹇義他們的目光也看了過去,看向了朱瞻基。朱瞻基笑道:“皇祖,那是為應天府普通百姓建的民居,原本一個街坊的民眾,現在一棟樓就能住下,節省了不少地皮。”

朱棣皺著眉頭問道:“不可違制啊!”

“都比奉天殿略低,並沒有違制。”

朱棣這才又點了點頭說道:“此策很好,如此一來,應天府又能多容納百萬人。”

經過了貢院,秦淮河一帶,火車很快來到了皇城區,那座已經竣工的議會大樓直接吸引住了朱棣的目光。

他盯著議會大樓看了半晌才說道:“太醜。”

眾人又笑了起來,蹇義笑道:“陛下,雖然醜,卻相當實用。”

朱棣已經在彙報裡知道了這個議會大樓,問道:“果真能容納兩千人,說話聲清晰可見?”

眾人紛紛點頭,朱棣看了看朱瞻基,笑道:“鬼主意倒是不少。”

朱瞻基笑道:“孫兒這是學以致用。”

“何處學,何處用?”

“生活處處可學,生活處處可用。”

在顯學這一塊,的確沒有人能比得上朱瞻基。他的思想沒有桎梏,在後世又見識多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