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方賓是兵部尚書,但是萬濤是太孫親軍,也不會為了巴結方賓,甘冒風險。
看到岸上過來了一列車隊,萬濤笑著說道:“這怕不是韓知府與姚知縣到了,還請恕罪,本將要去迎接一番。”
鎮江水寨駐地是鎮江府,雖然現在軍費由銀行直接劃撥,但是很多地方都要當地官府支援。
萬濤的級別雖然比他們更高,但是也不敢怠慢了他們。
方寶心亂如麻,萬濤來了許久,雖然護了他們周全,但是卻一味推脫,並不想真正幫他們。
現在他將鎮江知府和丹徒知縣當做了救星,連忙說道:“鄙人與指揮使大人一同去迎接。”
鎮江知府韓拙與丹徒知縣姚善之最近一段時間一直都提心吊膽。太孫殿下下達太孫令,要求全天下重設關卡,禁止大額金銀轉運。
這一條太孫令一下,全天下都為之沸騰,特別是那些大戶人家不滿。
不讓金銀私下轉運,只能透過朝廷,朝廷不就知道了每家的底細了?以後各家多少家底,朝廷都知道了,那怎麼能行?
但是皇上御駕親征,帶走了不少勳貴,將領,如今留下的勳貴大部分都是太孫的親信。
那些商戶不滿,可是他們卻沒有反抗的力量,至於文官們,現在也都是自己都還意見不統一。
像姚善之,他自己出身常熟姚家,家大業大,姚家在常熟就是最大的絲商之一,大額交易眾多,他都是堅決反對這項政策的實施之人。
但是韓拙乃是河北小戶人家出身,家無餘產,自然對這樣的政策是支援的。
但不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現在都不敢急著站隊,因為太孫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態度,還需要再觀察一番。
不管是太祖,還是當今的皇上朱棣,這可都是嗜殺之輩。一個不順心就能殺的血流成河,這些大臣們哪裡敢明著反對。
韓拙和姚善之都還期待著朱瞻基的這條命令因為難以推廣,最後不了了之。
因為東南沿海和中原地帶還好一點,那些西南,西北的偏遠地區,幾乎是化外之國,想要杜絕大額金銀交易,簡直不可能。
他們還期待著這條命令遭到抵制,最後取消。
可是,現在因為這件事,在他們的地盤上出事,他們想要息事寧人都不行。
更讓他們焦頭爛額的是,這裡面還涉及到了錢塘方家。
自洪武22年,方賓由太學生晉升刑部郎中,方賓為官已經三十五年,錢塘方家在這三十五年中,依託錢塘這個江南魚米之鄉,迅速發展起來。
他們種茶,養蠶,栽桑樹,成為整個江南都大有名氣的富戶。
但是方賓依舊不滿足,這些年成為了整個永樂朝,最貪財的官員。
如今的左都御史劉觀,雖然也貪財,卻還比不上他的貪婪。
別的不說,光是這兩船金銀,怕不是都有十萬兩了,如今滿朝文武,誰又這麼大的家底?
不過官場之事,本就是瞞上不瞞下,皇上知不知道這件事他們不知道,卻也絕對不敢捅上去。
否則,他們就是挑戰整個官場的潛規則,以後就是出事,也絕對沒有人會雪中送炭,只會落井下石。
如何解決這件事,韓拙其實是有一定的腹案。趙家現在人死了,無非就是為了錢財。
這方家家大業大,區區一點金銀,自然也不會在乎。
韓拙與姚善之來途中就已經溝通好了,他裝白臉,姚善之身為江南人,裝紅臉,逼著方家拿出金銀,安撫了趙家。
所以,見了方寶的面,他一句話也不說,哼了一聲,只管去跟萬濤兩人親近,然後一起去安撫趙家人。
而姚善之這邊,則笑眯眯地跟方寶說道:“方大人如今遠在西北,方管家這一下子運如此多的金銀,難免引人注意啊……”
(今天感冒了,頭昏腦漲,先更這麼多,我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