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已至,這期間,我獨自穿越了魍魎森林,妖魔洞窟,北鏡雪山,甚至連冥河忘川都踏尋過。賞人間四月柳翠,廟宇桃花紛飛,遊西湖美景,到達東海龍宮,覓上古神獸……無數次遇到險境,無數次經歷九死一生。我的視野漸漸開闊,也不再侷限於自身,侷限於小小的飄渺峰中。
日升日落,浩淼銀河,無垠天際,突然覺得做一個凡人賞盡一世繁華,閒雲野鶴的生活也是無比自由。
好熱。
胸口像是有火灼燒一樣,這究竟是什麼地方?
“姑娘,醒醒。”
睜開眼,是一位面目慈善的大娘。
“大娘,這裡是什麼地方?”陌生的環境,收拾的簡潔而舒適的小屋,讓我有些沉醉。
“這裡呀,是火焰山。”大娘端過一碗水給我解渴。
“就是當年孫大聖留下來的火焰山?”
“是啊,當初孫大聖借芭蕉扇的確熄滅了當地的火,可是大聖離去的三年後就又開始無緣無故的燒著鬼火,燃燒不盡。可我們祖祖輩輩生長在這裡,又因為周圍是大火包圍,所以溫度才會越來越熱。”
“既然如此,大娘你們為什麼不遷居呢?”
“想啊,可每次遷居的居民還是讓這鬼火無緣無故的捉回來,根本就逃脫不過。”
“大娘,我能否去看看?”
“你一個姑娘家還是不要去的好。這火焰溫度極高,你又是外地人,肯定會受不了的。”
“既然大娘勸告,小女子就聽大娘的話。不過,大娘救了小女子,小女子無以回報,只有一古琴,能否為大娘彈奏一曲?”
“好啊,我正愛音樂,只可惜我們這裡的曲子也盡是嘔啞嘲哳。”
“小女子獻醜了。”
十二練功,十三舞劍,到了十四歲,曲藝也是編入靜心的課程中。說來也怪,所有的樂器我都試過,唯獨這琵琶可以彈奏一二。
經年留影,終一曲罷別。
恍如那日在大殿上,哥哥吹簫,我跳舞。舞步伴隨音樂的節奏,簫聲纏繞舞步的姿態。
豆蔻年華,留下了最美的影,今日的《香腮雪》輕攏慢捻,一弦一抹,乍然顯現出少年的身影,回憶起來幼時的歡樂。可,這是為何?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
最首先想到的人是哥哥,最依戀的人也是哥哥,就連最想念的也是他。
是因為他是我的兄長,我們身上留著同樣的血,
只能是僅此而已。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除了兄妹之情我們還有其他的情愫在裡面?為什麼!
這樣想著,內心的溫度將至極低。彈出來的曲子也是泛泛而論,沒有絲毫溫度。
急促一挑,如飛雪連天,寒冰聚攏,蓋過萬千世界,數九寒天,極冰之夜。
絃斷中折,精元歸一,似她吹奏的簫一樣,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姑娘的曲子真是仙曲。”大娘讚歎到。隨後鼓起掌來,小屋門前不知何時已經佔了許多人。
“就是呀,我方才經過火焰山時,它的火勢竟然在漸漸減小。”
“而且,這天空竟然飄起雪來,定是姑娘的琴聲所致。”
“村長,村長,火焰山的火熄滅了。”一個人慌忙跑了進來。
“你們看,真的熄滅了。”
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火焰山的火是熄滅了,我少時的悸動卻是又勾了出來,心裡好痛好痛。
拜別此地,又是繼續遊行。
正月十五,便是人間的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我還是從掌事姐姐那裡聽說過一些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自古有之。這一日,天官下凡會為人們賜下祝福。
未婚男女也是趁著這幾日出來巡遊,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又因盛大的廟會舉行在此,燈火通明,所以醉上今宵的文人才子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