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對於整個京城來說是血腥的一夜,隨處可見成群結對計程車兵。京城內隨處可見烽煙,遍地殺機,超十位朝中大員因此殞命,可謂是大明帝國建國百年從未發生的過的事情。
十數位朝廷大員殞命,對於整個朝野來說都是巨大的震動。這其中還不算那些低階官員,一時間空出這麼多的職位,幾乎可以說是動搖國本,畢竟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有人做的。
有心人會發現,十三位朝廷大院中,有四位是太子的人,三個是三皇子的人,而二皇子的則佔了六人,這其中的意思那就值得深思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無緣無故缺了這麼多人!”神宗皇帝朱煜鈞冷聲問道。
神宗皇帝可謂是有膽有識的傑出政治家,但看他能夠數十年來將群臣掌控的如此平衡。一手營造出三位皇子之間的鬥爭,而不出現偏頗,可見這位皇帝陛下的政治手腕實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皇帝陛下這揣著明白當糊塗的話,當真如一塊石頭丟進了平靜的湖水裡。一石激起千層浪,徹底拉開了混亂的序幕......
朝堂之上瞬間呼啦啦跪倒一片,緊跟著一幫大臣,齊聲哭喊道“陛下,你可要為老臣做主啊!”
整個朝堂上嘩啦一下跪下了數十人,當真是巍峨壯觀。此時站著不動的人一掌之數。其中蕭天河自然例外,再有就是護國公凌靖,左丞相於勉,右丞相劉安之,再有就是同樣位列六公之一的安國公李成棟。
至於六公爵中的其他三位,由於年紀老邁,皇帝特旨不必上朝。現在已經基本不問朝堂之事了。
神宗皇帝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眾位愛卿這是何故,到底發生了何事,需要朕為你們主持公道,可細細道來!”
此言一出所有人頭抬起頭來,雙目射出怒火緊緊的盯著蕭天河。緊跟著就是一陣炮火連番上陣,恨不得將之立即生吞活剝了,方才解心頭之恨。
“臣禮部侍郎郭衝彈劾鎮國公,自恃功高,目無法紀!”
“御史陳明彈劾鎮國公,擅自調動軍隊,無視朝廷法度!”
“臣大理寺卿彈石哼劾鎮國公蕭天河目無法紀,藐視皇權,擅自調動軍隊,濫殺無辜”
“臣刑部尚書張全彈劾鎮國公蕭天河以權謀私,擅自調動軍隊排除異己,公然殺害朝廷大臣,搞的京城烽煙四起,實在是罪無可恕!”
.......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這些舞文弄墨的文官,治國之才不見得有多高明。但罵起人來確實比大街上的潑婦水平高,而且高的不是一星半點。
一時間似乎天下所有的壞事就沒有蕭天河沒幹過的,什麼無法無天,什麼擁兵自重,意圖造反,凡是能夠想出來的,全都被列了出來。
林林總總一連串的罪名,足足列了三十二條,而且件件樁樁都證據確鑿,頭頭是道。有的甚至是就地發生的,證據隨處可取。
一時間我們的蕭大元帥在這些官員的口中變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過街老鼠惹人喊打。
後來更是有人直接也不經審理,直接將蕭天河的罪名和處罰都給定了下來。有人說斬首示眾,有的則說五馬分屍,有的說凌遲處死,有的更是提議應該滿門抄斬......
所有人口若懸河,越說越是激動,越說越是悲痛。有的甚至頭髮都花白了,就那樣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眼淚不止,一邊哭還不忘一邊痛斥蕭天河的種種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