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可以看作是目的性自殺。
這種人…同樣不想死,只是從古至今,有著太多莫名其妙的東西——大義、道義、氣節、節操,而這…恰巧讓人有了面對死亡的勇氣。
所以,為了堅持心中的正義,並展現自己的決心,一些不怕死的傢伙,就跑去自殺了。
他們中…比較成功的傢伙,會成為被人緬懷的先驅、殉道者,至於…不成功的傢伙,就只能成為人們口中的傻逼了,繼而被迅速遺忘掉。
其中,最為成功的典型,要數一位投江的先賢了。
雖說這位先賢的死,並未改變當時的局勢與結果,不過…從兩千多年後的今天看,這位先賢的死確實很有意義,至少讓人們享受了一天假期。
哪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為何而死。
至於…不成功的典型,那就太多了,幾乎是不勝列舉。
比如說,幾個跑到廣場上…玩火的傢伙,他們就非常失敗,不要說最基本的同情,就連名字…都不曾被人記住過。
所以,除了成為鬥爭的犧牲品外,他們的死…沒有一點價值。
如果,這種人都不算是傻逼,大概…在這個世界上,就不會存在傻逼了吧!
最後一種自殺,與宿命型自殺十分相似。
宿命型自殺,指的那些…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一心尋死的自殺。
不過,伊戚的觀點要更加極端,他認為這種自殺,其實是一種毀滅傾向,一種在否定了自己後,還想要否定一切事物的傾向。
所以,在看到女人的行徑後,伊戚當即就判斷出了,對方可能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並且…擁有極強的毀滅傾向。
畢竟,伊戚就曾否定過自己,還想要毀滅掉看到的一切。
不過,這就如眼前的寂靜嶺小鎮一樣,伊戚將這份扭曲的慾望,與毀滅一切的傾向,全部封存在了內心的最深處。
只是,女人此刻的行徑,就如一面在對映自己的鏡子,所以伊戚看到的東西…並非女人,而是曾經心中充滿罪惡的自己。
即便不去想,伊戚也能猜出這是誰幹的好事。
儘管有種被人玩弄的感覺,但伊戚…出奇的沒有憤怒,只有嘴角掛起了一絲冷冽,且諷刺意味十足的微笑。
因為,伊戚對待遊戲的態度,已然發生了改變,從玩遊戲…變成了殺意盎然……
……
不過,輕蔑的笑意只是一閃而過,繼而掛上了關切的神情,因為女人已然透過鏡子的影像,看到了自己的到來。
但是,女人卻未作出過多反應,仍是神色茫然地把玩著廚刀,只是輕聲呢喃道:“是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