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間是個舞蹈室,不但內部空間十分空曠,而且…還在與房門相對的牆壁上,鑲嵌著一塊巨大的,幾乎遮蓋了整面牆壁的鏡子。
此外,就只有在房門右側,擺放著一張帶有抽屜的木製櫃檯。
不過,真正令伊戚感興趣的東西,並非是套間內的環境,而是…女人此刻的行為,以及…她那一臉麻木且茫然的神情。
此刻,女人正側臥在鏡子前,把玩著一柄西式廚刀,而且還藉助廚刀,做出了許多怪異的姿態,猶如正在拍攝寫真的模特一般。
然而,真正讓人無語的地方,是女人還參照鏡子中的影像,去一點點修正自己的動作,就像充滿自我修養的演員一般。
不過,只要是精神稍微正常點的傢伙,在看到女人的行徑後,都不會認為女人是一名模特,或是演員之類的東西。
因為,他們首先冒出來的想法,只有一個——自殺。
伊戚的精神還算正常,所以他的想法也是如此,只不過…他所能看到的東西,與普通人還是略有差異的,畢竟自殺也被劃分成了好多種。
其實,自殺與殺人沒什麼區別,一個是殺自己,一個是殺別人,其本質…都是在殺人。
所以說,它們的區別真心不大,硬要說有什麼差異的話,大概…就是自殺不犯法吧!
但是話說回來,這種所謂的不犯法,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否則…一個人活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去自殺呢?
難不成,是因為今天的風兒甚是喧囂,所以某個腦殘的傢伙,就想要跑到天台一躍而下——想要給風兒一點顏色看看?
因此在伊戚看來,自殺同樣是在犯罪,只不過…由於畏懼法律,或是內心的懦弱,犯罪者不敢去獵殺他人,最終只能將屠刀指向自己。
回過頭,再說自殺分類。
儘管在自殺論的闡述中,它被劃分成了四大類,例如…什麼利他型自殺、失範型自殺,不過在伊戚看來,這其實是學者們的通病——閒著無聊就愛扯蛋,扯著扯著…就扯出了靈感。
所以,有些東西看看就好,畢竟…你不能跟蛋太較真,除非你真想要自殺。
當然,不扯蛋的時候,學者們還是很嚴謹的。
比如說,記錄歷史的學者就很嚴謹,但可惜的是…他們雖然不扯蛋,卻抵不過別人扯蛋,而這幫跑來扯蛋的傢伙,還有著相同的稱謂——勝利者。
所以,先賢才會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畢竟,除了記錄知識外,書…還會記錄他人的思想,因此…那些連自我認知都不健全的傢伙,跑去感悟、理解其中的思想,無疑是一種邏輯強暴,一種只存在於精神層面上的強暴。
因此,儘管看了很多書籍,但是對於某些觀點,伊戚還是持保留意見。
比如說,自殺。
與學者那種…以邏輯為出發點,且充滿學術性質的分類不同,伊戚對自殺的劃分,無疑要簡便得多,大致…可以歸結為三類。
第一種,應該算是激動型自殺,人嘛…總愛鑽牛角尖,一時想不開…就跑去自殺了,這大抵與激情犯罪差不多。
這種人,基本沒有面對死亡的勇氣,只是各種事情將他推到了這個位置上,然後憑藉著一時的血氣之勇,跑去死了一次。
所以只要沒死成,這種自殺者…便會喪失繼續自殺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