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淄城外沂山琅嬛閣。此閣原先為天權學宮的創始地,位於沂山山巔,現為天權學宮秘密禁地。
琅嬛閣的經卷閣內書案後的牆面上古體書寫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八字。此時王女和風凌二人圍坐在閣內的書案旁,見神師來到閣樓的“天”字旁,運啟手印從暗格內取出一個古香古色的漆木盒,開啟後拿出一摞羊皮卷,對風凌說道:“凌兒,還記得為師和你講過的古誅邪戰麼?”
“徒兒記得。”
“據你適才‘靈神’入體,印入眼簾的畫面正是聖戰的最後一戰的場景。之前為師所述甚微。你看看這羊皮卷,這裡記載著古聖戰的始末,你一觀便知。”
風凌拿過羊皮卷,放在書案上徐徐展開,與王女一同觀看。
畫卷共四卷,淡黃色的羊皮上線條呈暗紅色,用硃砂勾勒而成。
第一卷氣象一派祥和。一座靈氣充沛,高聳入雲的巨峰頂上,五位貌似神明的巨人頭頂上懸浮著一條光芒無匹的龍形神物,形如今日風凌在太山與“靈神”融合般,正與巨人相融合。山下無數神、魔、人、天妖和靈獸正望著峰頂上的五位巨人頂禮膜拜。畫卷右上有詩一首,歌曰:天地生靈機,祖山育神奇。萬年集精氣,一朝化奇蹟。五聖共約誓,相邀取其一。神物融入體,聖靈自此始。
看完此卷,依據詩歌之意,風凌二人大致明白了先天“靈神”和聖靈境的由來。接著二人攤開第二卷。
剛剛攤開,卷面畫風突變悲慘淒涼。天宇被一層濃厚的血雲遮蓋,只留一個豁口。無數邪怪從口子降臨大地,衝向祖山。一路上摧山裂石,屠戮生靈,搶奪神魔“靈神”進而吞噬,場面極其殘忍血腥。皮卷右上詩歌曰道:先天靈神授,感悟傳五洲。後天靈神成,百世數聖靈。風雲難再靜,外邪突降臨。萬物遭塗炭,生靈災不停。
瀏覽一遍,知曉大致,二人不忍復看,便接著翻開第三卷。第三卷畫面景象悲壯,風凌細看之下,竟和自己在太山“靈神”入體時看到的大致相同。畫中一條血河分割廣袤的大地,神王、魔君、獸尊、妖主和人皇這四位先天古聖靈帶領剩餘的十數聖靈守護著血河的東面,迎戰數以千萬計的邪物,人皇手持“輪迴殿”正在吸納邪魔。血河的西面,未能逃離的無數生靈被無情覆滅,修者和逝去的聖靈正被邪怪啃食。卷右詩曰:五族聚群賢,御擊天外邪。聖靈百戰死,修者千役亡。古聖合神技,封邪輪迴殿。萬靈獲生息,種族得延續。
最後一卷分兩部,場景悽婉。上部畫的是五聖大戰。魔君聯合獸尊攻擊正在鎮守輪迴殿的人皇和妖主,神王相助人皇和妖主。妖主當場魂飛魄散,人皇捨身加固輪迴殿的封印,“靈神”離體和神王憤擊魔君獸尊。下部畫的是獸尊支離破碎,魔君肉魂相離,人皇消逝天地,神王沉睡不醒。東聖神域沉入海底,西聖獸域赤地戈壁,南聖妖域群嶺隔絕,北聖魔域冰封萬里。詩歌曰:外侵已覆滅,誰知內禍起?魔獸爭霸後,古聖相繼隕。祖山永封閉,友情難再續。盟約從此破,五洲永隔離。
閱完羊皮古卷,風凌二人震撼之餘,卻也有更多的疑問。
王女姬凰未等風凌開口,即向神師問道:“神師,為何邪物從天而降入侵五洲大地,還有魔君獸尊為何引發五聖大戰?”
“這已成為千古謎團,世人經多年實地考察和翻閱古籍,也未得其果。不過日前老朽壓制不住修為,突破靈軀中期,御劍遨遊進入高空之際,遠望封禁的祖山,偶有心得。結合古籍提及古聖戰之前神魔興盛時的景象,和邪魔入侵時爭奪神魔‘靈神’的種種,曾猜想會否是‘靈神’氣息太過濃郁,以致外洩,吸引邪物前來。”
王女風凌二人聽言,心中泛起陣陣寒意。
神師接著道:“書中所傳,唯有聖靈境的修者才能感應到聖靈劫,透過聖靈劫的變化來確定是否有渡劫成功的聖靈。經過古聖戰和五聖之戰兩役,所剩的聖靈也就十數位,而人族僅有兩位。之後幾萬年,老一代的聖靈幾乎消亡殆盡。加上祖山封禁,天地靈氣從此不復上古時般充裕,修行者在有限的壽命中難以修至聖靈境。五族互不通訊後,他族有沒有新的聖靈脩成,唯有人族聖靈尊者也知曉。每一代的人族聖靈境尊者未曾將之公之於眾,現今有多少,皆是絕密。不過看如今之氣象,想來聖靈也不會太多。是故,歷經百萬餘年,都未曾見有外邪來犯。”
沉吟幾許,神師才又道:“至於五聖之戰,老朽也曾前後推敲,雖有猜測,未經證實,故在此不便多言,望殿下見諒。”
王女聽後似還有疑問,神師未等其問及,便接著道:“殿下是否想知道五位古聖的‘靈神’的下落,以及凌兒體內的‘靈神’是哪位先天古聖的?”
“請神師解惑。”
神師撫須,道:“相傳,古聖先天‘靈神’在五聖之戰後都失去了蹤跡。其他四族的老朽不知。不過人皇留下先天‘靈神’在人皇逝去之後飛回人族古祭地。武神王降世造就傳奇,並非全是受天外之人所授,而是成年禮時進入人族祭地,得先天‘靈神’自動入體。武神王憑此修煉,功蓋當代,得以創下這神周王朝。世言於四百年前武神王七十有二而薨,也未經證實。凌兒體內的‘靈神’也正是我人族人皇留下來的先天‘靈神’,是當年武神王封印在太山石壁上的。凌兒參悟‘武’之遺密,解開封印,‘靈神’便自動入體。至於武神王如何讓先天‘靈神’離體,為何將之封印,也是一個謎。”
王女聽聞後再無疑惑。
“師尊對神域是否瞭解?”
“五聖之戰後,神域大部分沉入海底。且不知何故,剩下的島嶼隨著時間的推移,離中州也越來越遠。加上五族盟約破裂,互不通訊,時至今日人、神兩族早已斷絕來往,是故為師對神域也不甚知曉。凌兒為何問此?”
風凌從懷中取出憑記憶臨摹的傳送祭壇圖形和剩餘的祭壇奇石,對神師講述桃源山莊到天目峰的經歷,接著問道:“師尊是否曾見過此祭壇。”
神師凝視半晌,起身到來琅嬛閣的“宇”字暗格,手揮密印,開啟後取出一殘卷遞給風凌,道:“凌兒,你觀此卷,看看是否是你在山中見過的祭壇。”
風凌接過,觀看殘卷和臨摹的祭壇圖,發現兩圖的描繪大致一致。抬眼望著師尊,道“確是無誤。”
神師點頭,道:“古神族主修神通,修煉到極致,便可穿梭空間達到瞬移。此祭壇便是上古時神族據瞬移神通為五洲大地建造的傳送祭壇,為師也未曾見過實物。據傳上古時期,憑此祭壇,人、物可瞬間傳送至另一祭壇。其材質十分耐用,只要更換靈石是可以多次使用的。而你所述的,用過一次之後便毀壞,想必是材質不佳所致。鍾離乃神族大氏,書中記載上古神王便是此姓氏。如你所述,那女子名叫鍾離霽,再加上其使用的傳送之陣,料想必是神族之人無疑。其傳送之地,八九也是東海神域。至於其安危,你大可不必擔心,神域能人無數,只要能到得了神域,定會安然無恙。”
風凌聽完,頗感失望。以師尊的閱歷,對神域也知之甚少,想來也只有大劍師凌未霄凌前輩曾到過神域,可能瞭解頗多,於是向師尊詢問凌前輩的下落。
神師答道:“吾與凌未霄乃是故友,之前破戎狄之戰時見過數面,相談甚歡,今聽聞其已到齊都,下榻齊君所設行館。今日已晚,明日吾便帶你前去與之會面。”
師徒和王女話畢,便出得琅嬛閣,各自到天權學宮客房歇息。
沂山下便是誅邪古聖戰的首戰場。客房內,風凌全無睡意,便盤坐於床上打坐修煉。今日參悟“武”字遺密,意外獲先天“靈神”入體,確如師尊所言,吸納和提煉靈氣速度快上數倍。短短兩個時辰,黃龍吸光的真元便已恢復。但也和師尊所述一般,想進入下一境界,步入先天,所需靈氣也是數倍於前。久久未得進步,風凌便暫時停功。
月光透過迴廊,望著山下已滿是楓橡藤草的舊戰地,回想這幾月的經歷,以及今日師尊的講解,不禁感慨:“蒼穹如墨千秋亙,白水若練萬古流。古蹟早已化草木,明鏡依舊照閣樓。”
另一客房內,王女姬凰也是輾轉難眠。那日在齊公子呂種的艅艎上身中迷惑,口吐真情,略表心跡。如今風凌奇遇得先天“靈神”入體,日後修為會更上層樓。其心中依舊念念不忘那神女鍾離霽,不知遇到叔祖後得知前往東海神域之法,會否即刻前往。患得患失之緒縈繞心間,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