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此時突然鳴金收兵,騎兵紛紛勒馬奔回。回至二里處與晉步兵相遇,勒馬不及,騎兵爭相踐踏步卒,晉軍兵陣混亂不堪。晉中軍忙令騎兵棄馬,步行回撤,往西而去,直至不見蹤影。
陳軍上下見狀大喜,歡呼不絕。此役,陳軍不損一兵一卒,大勝。
晉軍不知退至何地,陳軍諸將看到城外馬匹留在原地,分外惹眼。望津守將樊公期上前對上將軍何見忠稽首道:“上將軍,今晉軍退去,遺留戰馬,短時間內無力再來攻伐,末將請上將軍派吾出城取回馬匹,再添一功。”
何見忠正欲允許,風凌從城樓頂上一躍而下,抬手阻曰:“不可,此乃晉軍計策。”
諸將不明,風凌曰:“晉軍看似慌亂,實則有序退卻。晉騎兵足有萬人,今只有五千來攻,另五千不知去向。吾料定晉軍是想趁我軍出城奪馬,城門大開時遣騎兵來襲,一舉衝破城門。若此,邢陽城危矣。”
何見忠聽罷嚇得一身泠汗,忙道:“謝少師提醒,何某險些鑄成大錯。”又抬手對樊公期道:“蠢材,用你之言,待晉軍破城,吾等死無葬身之地。”
樊公期更是面如土灰,當即下跪道:“屬下愚鈍,請上將軍責罰。”
風凌勸道:“好在尚未開城取馬,晉軍計策未成,無傷大礙。”
見風凌相勸,何見忠便不再追究,指著樊公期道:“還不謝少師。”
“謝謝少師。”
“不用不用,還是請上將軍向君上報功要緊。”
何見忠稱是,遂下城樓。
話分兩邊,晉軍在城外四里外拐角處按騎等待,從未時一刻足足等到申時末,都未曾聽到斥候前來上報陳軍出城取馬。參軍伍修年哀嘆道:“看來定是這個風凌少師識破我的計策了。”於是對上將軍李燕道:“將軍不必再等,有此人在,邢陽一時必不能破,恐秦軍已到望津,需馬上取回戰馬退軍,若待秦軍前來進退不得,必遭慘敗。”
話聲剛落,西北斥候策馬奔至軍前報:“秦軍鐵騎三萬,步卒兩萬已出望津,直奔邢陽而來。”
李燕揚天長嘆:“罷,罷,罷。”即令騎兵掩護步卒前去取回戰馬作後軍,其餘作前軍,收拾輜重營寨往錦江而去。
酉時中刻,秦軍到達邢陽城外,陳軍方知晉軍已過河回軍晉地。
秦軍主將王樾令軍隊城外駐紮,隨風凌一同入城面見陳君。
陳君設宴接風慶功,席間對風凌諸般稱讚,勸酒不斷。風凌不能回絕,只得盡飲。見風凌開懷痛飲,陳君雖面帶微笑卻淺嘗輒止。
左大夫餘嗣進見平時逢酒必醉的君主今日食同嚼蠟,飲如進醋,行事老辣的他怎會不明就裡?當即舉杯起身對風凌邀曰:“少師驚才絕豔,猶如大鵬展翅,他日必將直上雲霄之巔。我陳國雖然微弱,但我主愛才任用,正缺少師這等驚世奇才,望閣下憐惜陳國百姓,留在陳國,我等願做助力之風,助少師一同大展宏圖,壯大陳國。”
陳君聽後勃然起身,盡飲盞中美酒,對風凌拜曰:“望少師首肯。”
座下群臣亦起身齊拜曰:“望少師首肯。”
面對陳宮上下誠誠之心,風凌豈能不動容,忙起身抱首回拜,沉吟良久後答曰:“風凌學業未成,吾師亦未準在下出仕,讓君上和各位大人錯愛了。”
神師何許人也,風凌既已言明,此事必不會有假,知事不可為,陳君不能強留,面露失望,只得命起居宦取來黃金百兩,珍珠兩斛,錦帛二十匹贈與風凌。
風凌一概不受。陳君假慍,風凌忙道:“吾在外修煉遊歷,帶上如此財帛,有損心性,望君上見諒。此間事已了,明日吾即遵照師傅吩咐繼續前行,但求一馬匹,代步即可。”
陳君聞言,知道高人不意財物,遂不作強求。道:“少師高潔,既是如此,今日暫且盡興,馬匹小事,明早寡人令人為爾取來。”
“謝君上。”
陳君轉頭對秦將軍王樾表示謝意,大讚秦軍高義。並當面列明禮物,明日派使者送入秦軍。
夜宴達至子夜方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