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東北軍》映之後,在媒體上掀起了熱烈的探討,讚揚聲一片,尤其是好萊塢電影人,極為看重這部電影,很多人站在電影展史上對這部電影進行了熱烈的讚揚。
在接受nbc電臺採訪的時候,卓別林這樣評論《最後一個東北軍》:“在好萊塢,很少會有特立獨行的人會生存下去,因為這樣的一個地方,是服從秩序的,而如果有哪個特立獨行的人活得很好,活得萬眾擁戴,那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個人是天才。柯里昂先生就屬於這樣的一個人。”
“他是電影界的上帝!”
“我看《最後一個東北軍》的時候,完全迷失了自我,我覺得我彷彿就變成了一箇中人,就在陣地上和那些東北軍呆在一起,一起浴血奮戰!無數次,我讓自己的淚水恣意流淌,是那麼的爽快!這種感覺,是好萊塢任何導演都無法給與我的。除了安德烈.柯里昂,所有我總是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在銀幕上看不到安德烈.柯里昂的電影了,我會怎麼辦,真的會生不如死,當然了,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身的。”
“如果說《最後一個東北軍》和安德烈.柯里昂以前的電影相比,有什麼變化的話,我覺得有一點是應該所有人注意的。那就是在這部電影裡面,安德烈.柯里昂更加的得心應手,更加的遊刃有餘,他就如同一個鐵匠,找到了一塊絕好的鐵料,然後用盡自己的心血去鍛打一把代表自己最佳水平的長劍,而這把長劍,的確見血封喉!”
“我覺得我活在好萊塢。真的是一件特別幸福地事情。能和這樣地偉大導演生活在一個時代,更是我的榮欣。”
卓別林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對我大加讚賞。
和他一同接受採訪的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則要明顯低調了許多。
“我最關心的,是《最後一個東北軍》中人物心理的變化,當然了,這可能和我本人的興趣有關。其實在好萊塢,在這一領域的能夠讓我覺得敬佩的人真的不多,但是柯里昂先生在這部電影中對於人物心理地挖掘十分的到位,我們可以看到。整部電影裡面,人物並不是單一的,不管是士兵還是將軍,他們的心中對於生命還都是看重的*潢色 ,但是當生命和一種對自由的想往,和保家衛國聯絡到一起地時候。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這樣的一個轉變,在電影中,是透過一個個過程來實現的,尤其是那個叫袁木的人身上。體現得最為徹底!”
“柯里昂先生是個出色地雕刻家。他手中的攝影機,如同一把雕刻刀一樣,把一件巨大的雕刻地任何一個細小的地方都雕刻得完美無瑕。他的電影,你總體上來看往往是氣勢恢宏的,但是如果你拿來了放大鏡仔細觀看,就現原來在任何一個細節部分,都是那麼的精緻!”
“我覺得這部電影,毫無疑問會再次成為好萊塢電影史上的劃時代的作品,尤其是對於戰爭電影的影響!我覺得今後一兩年,因為這部電影,現代戰爭題材的電影恐怕又要火起來了。”
《最後一個東北軍》不僅僅在好萊塢引了巨大地反響。也在其他領域比如藝術、文學等各個領域產生了影響。
而隨著在美國和歐洲地同步放映。對於國際政治,尤其是對於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像。也起到了巨大地作用。
這部電影,在電影院裡面持續播放,觀眾如潮!
有的電影院不得不提前好幾天售票,而且二十四小時不斷連續放映,往往上一場的觀眾看完了,還沒有退場,下一場的觀眾就湧了進來。如此火爆的場面,在好萊塢是很少見的。
當《最後一個東北軍》在美國的映式結束了之後,我就終於可以輕鬆了。
一連幾個月的辛苦勞作,已經讓我有些精疲力盡了,在其後的一段時間,我只是呆在家裡帶著孩子們,陪著家人,偶爾去去公司,監督一下那些傢伙拍攝電影。
這樣的日子,過得極為的輕鬆。
而這段時間,我也陸陸續續接到了有關中國的訊息。
在國聯上,以美國代表為的各個國家的使節,召開例會,專門商談中國和日本的這次戰爭,在例會之前,還特意放映了《最後一個東北軍》。在例會上面,各個國家的使節強烈譴責日本動的這場預謀已久的侵略戰爭,要求日本必須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而日本代表在國際的重大壓力之下,不得不做出向本國內閣通報的要求。
11月底,日本內閣做出了要求關東軍以及20師團等撤出瀋陽的要求,並且派遣了日本代表和中方談判。
而國民政府和張學良也接受了談判,這場談判最後出來的一個折中的結果,那就是:日軍撤出瀋陽,把這個城市交給東北軍,但是遼東地區依然落在日軍手裡面。此外,熙洽在吉林省大部成立的那個所謂的自治政權這一次也參與到了談判中了。見政府變得強硬起來,日軍同時開始了退縮熙洽也知道形勢不妙,所以他做出了這樣的一個決定,那就是,吉林的這個政權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但是不接受東北軍的領導,和東北軍處於平行地位。
對於熙洽的這個要求,國民政府是贊同的。先,想消滅熙洽是不容易的,一來他手裡面有大量的軍隊,二來他有日本人給他撐腰,其次對於國民政府而言,吉林省是張學良領導也好,是熙洽領導也好,沒有什麼區別,只要他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那就行了。而且如果熙洽真的這樣做了。還可以大大削減東北軍的力量,國民政府何樂而不為。
於是乎,在十一月底,雙方簽署了和談條件,東北的形勢在經過激烈的戰爭之後,出現了穩定的態勢。
形式上看,東北三省除了遼東被日本佔據之外,依然處於中國地領導之下。對於張學良來說,東北軍透過這一次戰爭損失不小,不但傷亡了大量計程車兵,而且吉林省的大部分地區被熙洽佔去了,瀋陽雖然收回了,但是卻變成了一座廢墟之城。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樣的結果,張學良不得不答應下來。
對於日軍來說,他們似乎也並沒有得到多少的便宜。雖然佔據了遼東,但是這一次也只不過是由原來的潛在控制變成了實際控制而已,為此。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僅關東軍全滅,連二十師團也受到了重創,在這次行動中,國內軍部勢力遭到了重創,犬養內閣威力大增,使得日本軍國主義運動得到了抑制。但是可以肯定,軍部的那些人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只要有了時機。只要重新恢復了力量。他們肯定還會再次點燃戰火。
不過對於日軍來說,有一點好處是潛在的。那就是熙洽控制地吉林大部,成為了他們的潛在根據地,有了這個根據地,他們就更可以自由地採取各種行動,吉林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如果戰爭爆,他們就可以從這裡和遼東同時出兵,北上黑龍江,南下遼西,可謂佔盡了先機。
而國民政府在這場戰爭中也沒有獲得任何的好處,並且因為在這次戰爭中的表現,被國民唾棄。
唯一獲得實際好處的,是熙洽,他由一個代理省主席成為了吉林政權地最高領導,也算是一個小軍閥了,這無疑把他的滿清復國計劃向前推了一大步。
這場戰爭,就這麼暫時平息了。
得到這樣的一個結果,我哭笑不得。
照理說,我應該覺得好不錯,歷史上,九.一八事變半年不到中國就丟掉了東三省全境,日本人的鐵蹄一下子抵達了長城關口。現在,東北三省地大部分地方,名義上依然是中國的,和歷史相比,戰顯然還是有所改觀的。
但是我樂不起來,因為雖然看起來戰事平息了,日本人也退步了,但是我敢打賭,用不了多長時間,硝煙再一次會在東北升起,那個時候東北地命運何去何從,中國的命運何去何從,就完全是一個未知數了。
但是,起碼我是問心無愧了。因為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的一切。
這一天,我在辦公室裡面和柯立芝商量總統大選的事情,一個人走了進來。
看到這個人,我頓時笑了起來。
“諾爾曼,你可真是稀客呀!”我站了起來,給他倒了一杯茶。
諾爾曼.白求恩。這個洛克特克醫藥集團的二把手,是個十足的工作狂人。我們的醫藥集團現在已經展成全美排在前列的醫藥集團了,在古利特.貝拉和白求恩地帶領之下,這個醫藥集團逐步展壯大,已經成為西部最大地醫藥生產基地,藥品要出口世界各個國家,十分受歡迎。
而無論是古利特.貝拉還是白求恩本人,對待工作極為認真負責,很少跑過來專門找我,這一次他竟然到總部來,肯定是有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