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宜並不知道周小玲手裡這隻鐲子的存在,這是她為自己留得後路,也是準備關鍵時候絕殺丁月宜的底牌,今天不得不拿出來用了。
姚雲蘭瘋瘋癲癲從青山縣老家回到沛州,跟丁月宜說了周閱海就是她兒子以後,丁月宜就一直在想辦法把證據消滅,所以才去找了周小玲。
她看了周老頭寄給沈家的信,知道周家還有兩封一模一樣的信,留著以後給沈荷花作為後手,以防沈家留下他的信,不讓沈荷花認回周家。
可以說,在對待沈荷花的事上,周老頭和周老太太真的是煞費苦心。
而這兩封信就裝在跟沈老太太手上一模一樣的鐲子裡。
她必須得神不知鬼不覺地找到這隻鐲子,最佳人選就是周小玲。
可丁月宜並沒有跟她說其中的原因,只是告訴她,找到那隻鐲子交給她,她會安排周小玲回鋼廠,給她找個輕鬆體面又有前途的崗位。
周小玲當時正被周小安排擠,能攀上丁月宜是她夢寐以求的機會,當然會死死抓住。
所以她跟丁月宜一起回到了青山縣老家,看似毫不相干的兩個人,卻在幹著同一件事。
當時王臘梅過得正是最苦的時候,周小玲回去又是道歉又是承諾,很快就把王臘梅和王家人哄好,留她在家住了下來。
可週小玲找遍王家,就是不見一件首飾,更別說丁月宜讓她找的鐲子了。
這個時候,王老太和馬三妹也開始打她的主意,鼓動王臘梅,覺得周小玲這麼紅口白牙地說幾句,根本就沒啥用,以後說跑就跑,他們還是拿她一點辦法沒有。
最好是能讓她這次留下點把柄,以後也能好好拿捏她!
正好三太公病危,又提起了過繼的事,這次不敢指望周閱海了,他把目光投向了周小林或者周小全。
他知道自己沒什麼日子可活了,承諾只要過繼了,有人給他摔盆打幡,逢年過節能給他燒紙敬香,他死後留下的錢財就都是他們的。
王臘梅當然不會同意,她就剩這兩個孝順兒子了,又都有出息,她還指望以後靠他們養老呢!
當然,最關鍵的是大家也知道三太公沒什麼錢。他雖然有國家補助,但因為沒有兒孫,有一個花兩個的主兒,根本存不下錢來。
王老太卻把主意打到了周小玲身上。
讓這個沒用又狠心的丫頭片子過繼,把三太公的錢拿過來,多少那也是錢吶!
而且以後她敢不聽話,就拿她騙絕戶財的事威脅她!單位的人可不管你拿了多少,多少都是詐騙!毀了名譽她還能有什麼前途,又有誰願意娶她?
所以王老太太和王臘梅極力促成此事。
三太公已經不行了,沒時間再考慮,有個後人總絕戶好,只能答應過繼周小玲。
周小玲也在無意中發現丁月宜要找的鐲子竟然在三太公手上,就半推半就地答應了。
一個馬上要死的孤老頭子,過繼了又能怎麼樣?死了她不招上門女婿他還能氣活過來?而且她也想趁機擺脫王家和周家人,過繼了她就有了身份上的優勢了。
過繼儀式就這樣辦了,而且還是在王家人的推動下,辦得非常大,請了不少鄉親作證,甚至還寫了正式的文書。
過繼完以後,奄奄一息的三太公把周小玲單獨留下,把自己的家底給她看。
根本沒錢,只有幾張毛票,還有的就是那兩隻鍍銀的鐲子了。
是的,是兩個,而不是丁月宜對周小玲說的一個。
周小玲從三太公那裡套話,很容易就套出了這兩隻鐲子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