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禎頗為讚賞的頜首道:“有此心志,何事不能為?好好學一學俄羅斯語,日後能派上大用場。”
太子果然是要準備收拾俄羅斯了,隆科多心頭登時大喜,忙欠身道:“奴才謹尊太子爺教誨。”
一見是話縫兒,胤誐生怕老十四先問京報的事情,那不知要耽擱多少時間,因此便搶先說道:“稟太子,正。紅。旗旗主順承郡王布穆巴懇請皇太子允准派遣人到天津管理旗下的旗務。”
聞聽這話,胤禎不由微微沉吟了一下,他方才見簡親王雅爾江阿、莊親王博果鐸二人談的便是如何有效管理進入天津軍工作坊的旗民一事,布穆巴提議的各旗派人到天津管理各自的旗務,這肯定是不利於軍工作坊的管理,但是如不允許,那便無異於是公開吞併各旗的這部分人口,必然引起各旗的強烈反對。
如此一來,就有因小失大之嫌,他目前最急迫的是需要在八旗制度上撕開一道口子,為以後的八旗制度革新打好基礎,至於削弱各旗旗主的權利,這是後話,不能一口氣吃成胖子,他現在沒那個實力,也不能在這如今這關頭得罪下五旗的旗主,否則就有可能招到來自康熙和各旗旗主的兩面夾擊。
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妥協,在妥協中謀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必要的讓步,是不可缺少的,他之前對簡親王雅爾江阿、莊親王博果鐸二人就已經表了態,堅決不吞併這部分旗民,布穆巴這個提議倒是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
同意各旗派人到天津管理旗務,下五旗的旗主和王公勳貴必然是大為放心,不說全力支援,至少是不會暗中搗鬼,默然半晌,他才道:“各旗譴人前往天津管理各旗旗務,本宮沒有意見,不過,各旗的管理不能有悖于軍工作坊的管理制度,兩者有衝突時,必須服從軍工作坊的管理。
其次,朝廷對皇族宗室,王公勳貴管理極嚴,不奉旨不得離京,譴往天津管理旗務之人只能侷限於參領以下,此事關係重大,必須得皇上允准,明日陛見之後,本宮才能才能給予明確答覆。”
微微一頓,他又接著道:“九哥就按我原話回覆布穆巴,明確告訴他們,本宮無意吞併各旗的人口,旗人入軍工作坊務工,事關大清國運,讓他們別總是盯著自家那一畝三分地上。”
聽的胤禎這話,胤誐心頭不由一鬆,老十四既是無意吞併這部分人口,這事可就好辦多了,他忙欠身道:“臣胤誐謹尊太子鈞令。”
胤禎點了點頭,道:“告訴布穆巴,各旗首批挑選五百旗人前往天津,要三十歲以下,十五歲以上,身體強壯,為人機靈的,能識字更好,五日後動身,十日後,禁衛新軍開始挑選新兵,就從各旗這五百人中挑選,本宮會懇請皇上增加首批兵額,增加到四千。”
這麼快就徵兵?胤誐不由一楞,遲疑著道:“這軍營還未開始徵地呢?”
“徵地要幾日?”胤禎含笑道:“旗人都遊手好閒慣了,讓新兵加入修建軍營,要抽掉他們的懶筋。”
“謹尊太子鈞令。”胤誐站起身,躬身道:“臣先告退。”
待胤誐、隆科多兩人退下,胤禑才起身雙手將這期的京報樣刊呈上,道:“這是明日的樣刊,請皇太子教正。”
“不必拘禮。”胤禎微笑著接過樣刊,道:“沒有外人在,隨意點。”說著便看低頭看報。
胤禑哪裡肯隨意,如今這位十四哥可是監國太子,權威日盛一日,一眾旗主親王在他面前都是小心謹慎,之前的廢太子二哥,根本就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他瞥了一眼低頭凝神看報的胤禎一眼,心裡暗自感慨,海軍這幾年可真是爭氣,打一仗贏一仗,而且仗仗都贏的漂亮,十四哥的威望亦是水漲船高,但他卻似不知足,這旗人入軍工作坊,看來又是大手筆,京報這段時間可有的忙了。
胤禎將京報細細看了一遍,便沉聲道:“海軍徵日大捷,朝中大臣頗有非議,必須要著重突出皇上的決策,以堵朝臣之口,日本增開兩港自由貿易,乃是大清海軍乃至朝廷首次在海外為商人爭取利益,必須著重突出。
日本獻公主和親之事,涉及到整頓大清的宗藩關係,可不能一筆帶過,另外——。”胤禎說著瞥了一眼這位帶有漢人血統的兄弟,微一沉吟,便接著道:“徵日大捷,乃是國戰大勝,不僅是朝廷的勝利,也是所有臣民的勝利,是所有滿人、漢人、蒙古、回人、藏人的勝利,這一點,必須在京報中指出來。”
聽的這話,胤禑心裡一驚,十四哥這話的意思是不分滿漢蒙回藏,全都一體?這可是一篇極大的文章,略微遲疑,他才小心翼翼的道:“如此刊載,朝中滿蒙大臣和王公親貴會否有微辭。”
“無妨。”胤禎不以為然的道:“海軍中本就不分滿漢蒙回藏,他們能有什麼意見?如此,既能收攬人心,又能增加朝廷威望,還可加強民心的聚附,他們有何意見?”說完,見胤禑一臉的猶豫之色,他又接著道:“不用擔心,各族融合是大趨勢,大清疆域遼闊,子民過億,要想長治久安,就必須融合各族,不分彼此。”
說著,他輕嘆了口氣,才接著道:“大清即將開創一個新的盛世,八旗子弟墮落腐化是完全可以預見的,不能完全指靠他們來守護這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必須讓所有的子民對大清產生歸屬感,衷心的擁戴大清,大清方能穩如磐石。”
胤禑聽的半晌沒回過神來,十四哥想的也太長遠了吧?這得鬧出多大的動靜?各族融合,會不會侵害滿族的利益?皇上會同意?宗室親貴會同意?沉吟半晌,他終是不敢問出口。
見胤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胤禎不由笑了笑,道:“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非是一蹴而就之事,慢慢來,不要急,你主管京報事務,平日裡要多學習,多觀察瞭解國家和這個世界的變化,不僅要善於看,而且要多思考。
當然,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不過,京報一旦體系成熟了,每日都能收集到大量的來自各地的訊息,對這些訊息,你必須分門別類的建檔,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農業、商業、宗藩外交等各個領域,你都可以培養專業的人才甚至是團隊進行分析研究。
幫助朝廷隨時瞭解各地及各個領域的情況動向,及時向朝廷提出各種建議,體系完善之後,**一部也有可能,你若能將京報辦到這個程度,封你個親王也不為過,不要羨慕別人,做好你的本職差事。”
一聽這話,胤禑登時大為激動,他做夢也沒想到,胤禎竟然會給他如此許諾,也沒想到京報的發展前景居然有如此之大,**一部,晉封親王,他一張臉立時脹的通紅,立刻起身長揖道:“皇太子訓誨勉勵,臣弟銘記於心,定然安心職守,竭心盡力完善京報體系,不辜負皇太子重託。”
胤禎點了點頭,道:“先去忙吧。”
“臣弟告退。”胤禑躬身說道。
待胤禑退出,胤禎起身伸了個懶腰,稍稍活動了一下,便閒適的在房間裡緩緩踱了起來,各旗派人到天津管理旗務,康熙會不會同意?對康熙而言,這是一個極好的的削弱下五旗的機會,這可是幾萬青壯旗民,要說康熙不動心,那是不可能的,該如何打動,說服康熙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