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師喜歡應酬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不過最近幾年少了很多,大概是年齡到了…
也有可能是大規模公關太花錢了!
白小飛如今在整個圈子裡勉強算是腕了,有自己的資源、人脈,最主要的,連續好幾部作品的成功,白小飛這張IP已經初見成效,未來,他面對的誘惑要比徐老師大得多!
畢竟,他只是有女朋友,還沒結婚…
……
《藥神》是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這樣的作品特別適開展研討會。
於是,除了影院路演,宣傳團隊又增加了高校宣傳…
小白原本很不理解,國慶檔,學生都放假了,你丫往大學裡跑幹嘛?
等到了上戲,好吧,他錯了。
禮堂內做的滿滿堂堂,除了學生、領導還有不少媒體。
標題就是‘現實主義題材的重要性’
首先各抒己見,幾個人說的都很精彩,一個優秀的導演必須的會說話,也就是瞎侃…
上戲文學教授李文從中國電影誕生之初開始講起,歷數了每一個階段的優秀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最後才提到了《藥神》,總結道“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緊扣時代脈搏,更容易引發觀眾思考和共鳴。”
不愧是搞文學的…
“其實我在做這部電影的時候,考慮的並不是現實主義或者告訴觀眾什麼大道理,你如果只是想傳達一個意義的話,觀眾是聽不進去的。必須要把這個故事打磨地非常好看,觀眾才會敞開心門去聽你講這個道理。我其實根本沒有過多地考慮社會價值。因為在選取這個題材之時,社會意義就已經存在了!”
“寧昊哥跟我說了這個人物的原型,我就覺得這個故事可以往型別化的方向靠攏,所以劇本寫的很快,當然第一版劇本被斃了,因為太平淡,我自己看了都覺得觀眾可能不喜歡…”
“能大概跟我們談談第一版劇本嗎?”
“有一部美國電影,叫《聚焦》,你們都知道嗎?”
“知道!”
臺下觀眾包括幾位老師都點了點頭。
“第一版的主人公不是程勇,而是曹斌,整個故事他是第一視角,我的劇情編排方式也都借鑑了《聚焦》,但是這麼一來,審查制度先放在一邊,關鍵沒有什麼衝突點,不夠商業化!”
“呵呵…”
聽到,旁邊有位教授,小白注意看了一下,名字叫陸君。
暫停了一下,“…陸教授笑什麼?”
“這麼優秀的題材為什麼一定要做成商業電影?”
“…因為要回本啊,一個多億的投資,難道要做成專供一幫清高的,自詡懂電影的人才能看得懂的作品?”
小白毫不留情懟了他一句。
這特麼都什麼年代了?
居然還要爭論商業片、文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