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真的挺懷念香港電影黃金時期!
聽說那裡大街小巷都是劇組,隨處可見導演編劇場務,到處都是懷揣電影夢的群演,導演拍片不寫劇本,幾個場景大綱就能開機,十幾個人就敢拍電影,像極了六七十年代美國短篇的黃金時代的紐約,一支筆幾張紙一個出租屋就能寫出讓後人驚歎的曠世,像極了民國時期的中國文壇…
雖然出產了很多爛片,但是也留下了足夠多的經典之作!
象山附近的一處鄉村,《審死官》正在拍攝。
魏祥還有黃曉雷忙著疊紙錢…
魏祥飾演的是阿福,黃曉雷就是奶媽。
這兩位都已經是白小飛電影工作室的簽約演員!
魏祥,不用多說,黃曉雷其實也是很不錯的喜劇女演員,放得開,可惜,一直沒什麼好的機會…
“哎,算起來,我們都已經死了十二個孩子了!”
“全得都怪你,做什麼不好,非要做狀師?為了錢,幫人家打官司!你這樣太損陰德了!你別以為我不知道,每次打完官司,你回來都會哭!“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這是一個狀師應該做的!天地良心,我什麼時候哭過?”
“封筆拉,老公!”
“封筆?”
小白拉住佟利吖的右手,袖口一擼:“封了筆,哪有這麼多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鍊?”
“…大不了我不要…不要一支了嘛!我只要我的兒子平平安安!”
鏡頭給到一隻虎頭虎腦的大胖娃娃身上…
“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封筆,談何容易?”
“學做生意吧,老公!街頭的張三去年年尾發了財!”
“可是,街頭的李四今年年頭賠了個底朝天,上吊死了!”
“好!過了!”
執行導演很滿意,直接喊了過。
“大家休息下,半小時後,接著拍!”
……
“老大,咱們的電影票房破五億了唉!”
“…開頭厲害而已,肯定比不上《唐伯虎》…”
“可是,很多專家都在說這是一部足以寫進影史的電影!“
“是嗎?我看看!”
“整個社會集體偷窺:心理學家多有研究報告說人有偷窺欲,想知道在外在的社會規範下,若去除包裝,人真實的生存狀況如何?然而每個人都有很多隱私,偷窺讓我們看見真實與秘密,或是在別人的狼狽中,得到一種抑人揚己的安慰,或是在別人的正能量下,得到榜樣,強化自己心靈的力量,或是在和自己相近的狀況中,得到一種我不孤寂的存在感…瞭解別人的隱私,往往能給人某種心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