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榜14名了,還差兩個名次,能不能創紀錄地光身上首頁呢,我更新,其他的只有靠各位了,多多點選,多多推薦,任何支援都是雪中送炭,跪求!)
秋楓冬雪。
在江州地界之上,有兩座山聞名遐邇,屬於風景優美的景區存在。一是楓山——這裡說的楓山主要指前山。要知道楓山整體山勢浩大連綿,雖然大部分地方都楓樹成林,但險峻幽深的後山區卻鮮有遊人涉足,屬於未開發的莽莽地帶。
另一座山叫“筆架山”。
相比楓山,筆架山則要小得多,小且高;其山如其名,孤零零一座,就像一支豎起來的毛筆一般,登高而眺遠,十分適合觀景。
觀雪景。
人居巔峰,四顧天下,見白雪飄揚,大地蒼茫,那是何等壯闊的情懷?加上筆架山正面不遠外,波瀾浩蕩的鑑江奔騰東去,驚濤拍岸,彷彿為全幅景色注入靈魂,一下子活了起來。
當雪落大江,浩浩湯湯,更為壯觀!
所以,每年入冬,特別是下雪之時,就是筆架山上游人如鯽之時。
今年的第一場雪,下得特別大。
在大雪紛飛之中,陳劍臣正坐在一輛舒服的馬車內,趕往筆架山。同行的,是馬車的主人,名叫“王復”,字“拂臺”。
王復同樣是一名秀才,但家庭背景比起陳劍臣就遠勝了,地主階級,擁有良田百畝,可謂富家子弟。
當然,這個富家子弟也要看和誰比。總的來說,王家只是庶民階層的地主,鄉紳級別,和那些豪強世族無法相提並論。
陳劍臣和王復同鄉,在鄉上同一間私塾讀書,更巧的是,他們同年獲得秀才功名,並一起考進了江州的明華書院,因此互相間頗有些同窗之誼。
王復此人,固然繼承了其父工於盤算的刻薄性格,但也不是那些飛揚跋扈、欺男霸女的紈絝,少有做出魚肉鄉里的事情,算是難得的了。
不過,現在的陳劍臣對他並無多少好感。
這和家境出身無關,純粹是地球位面的思維習慣作怪。
陳家家境雖然貧寒,但陳劍臣自幼熟讀四書,有“神童”之稱號。在這個“科舉改變命運”的官本位世界,該稱號非常管用,有八股文天賦的人,哪怕出身再低微,一般人也不敢小覷,誰知道哪一天窮小子就中舉了?
中舉往往就意味著當官。
古往今來,無數的事例證明,到了那時候,就是窮小子清算舊賬,有仇報仇,有恩報恩的時候。
因此,一直以來陳劍臣和莫三孃的生活都比較平靜,罕有不長眼的人找上門來尋麻煩。而平日裡,還常常受到鄰居們的熱情幫助。
等陳劍臣三試第一,成為明華書院的廩生後,陳家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發生大變化;而陳劍臣,宛然已經被人恭敬地稱為“陳相公”了。
——在天統王朝,秀才的地位也是各個不同的。主要以年齡為劃分標準,四十歲以前的秀才都是“潛力股”,地位明顯較高;四十歲後的秀才則有點走下坡路的趨勢,到了花甲之年,那就是“老秀才”了。
何謂“老”?
老眼昏花,記憶衰退,想要中舉,難矣;如果老且窮,更是不堪……
陳劍臣十六歲就考取秀才功名,比起個別十二三歲就成為秀才的“怪胎”來固然遜色些,但絕對也可以稱為“前途無限量”的了,自然成為鄉人巴結討好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