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本就是如今楚王的長子,只不過從出生就一直在秦國長大,未曾回過楚國,所以正常情況下,楚王是不會輪到他來坐的。
可太子被曝出是昌平君之子,已經被廢,剩下的公子要麼懦弱無能,要麼年紀太小,如此一看,倘若昌平君歸楚,足以繼任大位。
昌平君又是秦王的妻弟,在楚軍被秦大敗後,向秦稱臣,降為諸侯國,只要能度過此劫,日後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不過這是最理想的狀態,秦王會否容楚國喘息,昌平君是否願意入楚,都是大問題。
“項將軍不必擔心,我已說服昌平君,昌平君也有遏止秦軍進攻之法。”
張良看出了項燕所憂,一字一句,鏗鏘有力地道:“項氏一族是要與楚王陪葬,還是置之亡地而後存,你一言可決!”
“張氏有後!”
一盤本是死局的棋,竟在張良手中活了,項燕深深吸了口氣:“為了大楚,起事!”
……
……
“大哥!咳咳!我不能陪你回楚了!”
“不要說了!好好養病!只要回到大楚,我一定想辦法用司命神位,續你性命!”
咸陽相府中,昌平君握住昌文君的手,淚水盈滿眼眶。
昌文君是真的先天有缺,從小體弱多病,此時剛過三十歲的他,竟已是油盡燈枯之相,什麼醫家聖手都無用了。
唯一能救昌文君的,或許只有六神中掌管生死的司命。
“封神乃虛妄,楚國祚已終,不要入楚!”
昌文君面色蒼白,卻緩緩搖頭。
“可我繼續留在大秦,又能如何?”
昌平君沉默片刻,苦笑道。
如果有的選擇,他怎麼會回楚國?
還不是因為秦王重用李斯等人,楚系勢力在朝堂一落千丈,他的宰相之位,即將不保了。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說得好聽,背後都有深深的無奈啊!
歷史上楚國大敗後,昌文君死,昌平君叛秦入楚,被項燕奉為楚王,號召各地舉兵,共抗秦國。
不過那時楚國大勢早去,苟延殘喘了一段時間,還是被王翦所滅。
按理來說,昌平君是很清楚兩國實力差距的,為什麼還作此選擇?
對楚的愛國之心嗎?
他這種從小在秦國長大的人,有多愛國,真的很難,究其根本,還是他在秦國的地位被邊緣化了。
或許在昌平君看來,嬴政過河拆橋,利用他們兄弟拿下了嫪毐和呂不韋,再掃到一邊,豈能甘心?
現在亦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