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微微搖頭。
袁公之所以不敵伍子胥,與兩人的劍術無關,純粹是戰意高下。
伍子胥仇焰烈烈,袁公心懷謙畏,劍乃兇器,自然是前者更能發揮威力。
伍子胥是公認的復仇之神,歷史上第一個掘墓鞭屍之人,他的人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楚國的貴族子弟,他父親是楚國的太子太傅,對這個兒子的評價是:為人剛戾忍,能成大事。
第二階段就是家族陷於權力鬥爭中,全族被滅滿門,僅伍子胥一人逃出,復仇之路由此展開。
他最先逃到宋國,宋國正逢內亂,沒法出兵,又逃到鄭國,鄭君收留了他,卻不同意借兵,他報仇心切,就蠱惑鄭國權臣叛亂,結果事敗,又逃到吳國,靠吹蕭乞食活命。
慶忌的父親吳王僚認可其才華,封為大夫,可吳王僚也不願意為他出兵,於是伍子胥又投靠公子光,獻計殺了吳王僚。
如此不忠不義,兩次背主的行為,和呂布的區別,就是他沒認義父。
這種極端與瘋狂,一直到攻入楚國都城,將已經死了的楚王,從墳墓裡刨出來,鞭屍三百,才算平息。
自那之後,伍子胥進入人生第三階段,才是吳國的重臣,幫助兩代吳王東征西討,功勳赫赫。
不過後來吳王夫差不聽他的勸告,放過越王勾踐不說,還聽信讒言要殺他,伍子胥自盡前,讓門客挖下他的眼球,懸於姑蘇東門之上,以觀越寇滅吳,夫差大怒,險些也要鞭屍。
那是後話,現在的伍子胥,處於第二階段,為了報仇,不擇手段,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別說區區一個袁公,將吳國貴族世家統統滅門,都不會眨一下眼睛。
“王兄,我們幫幫那老人家吧!”
眼見袁公即將落敗,龍葵路見不平,準備拔刀相助了。
吳國內亂,只會對姜國有利,換成平常,顧承不會出手,但從袁公的身上,他察覺到一股熟悉的氣息。
那是無塵劍意。
即便已經微弱到極致,但此人御劍之術的根源,竟是來自於無塵。
“好!”
有鑑於此,顧承反掌按下。
一道如雲似水般的劍華,席捲天宇。
剛剛打下根基的姑蘇城猛然一震,無數磚石上的神紋耀起,流轉結聚,結成一座渾然一體的劍陣,當空落下。
好像茫茫黑夜裡閃過的一道雷霆,撕裂長空,照亮萬古,霎那之間,剛才還兇威赫赫,不可一世的伍子胥砸入地面,激起漫天塵土,袁公被那劍光一卷,消失無蹤。
世家子和衛士都呆住了,半響後前者才呼啦一下,作鳥獸散去,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得以平息。
而袁公天旋地轉,已是來到了長江江面之上,眼前是一對璧人,正微笑著看著他。
“那一劍,是公子所為?”
他鬍鬚輕顫,激動得不可自己,又有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滿足感。
“不錯!細細體悟,劍術當可登堂入室,成為劍道宗師!”
顧承點了點頭,發問道:“你這御劍之術,是何人傳授?”
“這……”
袁公面色數度變化,終究不敢說謊,老老實實地道:“老朽十年前在越國偶遇一位越女,得她點撥,才有了這以氣御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