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麼……”
顧承帶著龍葵,一路遊山玩水,向越國而去。
金書中的越女劍阿青,被譽為第一高手,劍法堪比天人,其原型就是越女。
越有處女,劍法天成,居於山林,授以士兵,助勾踐滅吳,越王稱當世莫勝越女之劍。
越女劍法不僅被傳得神乎其神,其中還有許多頗富神話色彩的記敘。
比如越女在去見勾踐的途中,遇到一位老者名袁公,兩人切磋,老者不敵,飛上樹,變為白猿,遂別去。
這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影響頗深,蜀山劍俠傳裡,李英瓊的大弟子也是一頭白猿。
其實再傳得神乎其神,歷史上越國能滅吳,真正的原因不在於劍術高下。
吳越的差距,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國力對比,都是天差地別,正常情況下,一百個越女教導,全民皆兵,越國也打不過吳國。
但范蠡夠陰,勾踐夠狠,西施的美人計不說,勾踐的忍辱負重,可不是歷史課本那樣簡單,獻上王后,嘗糞卜疾,施盡一切手段,取悅夫差。
眼見勾踐頭冒綠光,嘴裡吃屎,吳王夫差這才相信,膨脹後南征北戰,不斷消耗國力,結果越國趁著夫差率領精兵北上會盟,僅留老弱和太子時,突然出兵。
一如西周滅商,趁虛而入,夫差也和紂王落得相似的下場,國強而滅。
勾踐功成後鳥盡弓藏,功勞最大的兩位謀臣,范蠡溜了,文種被殺,這位梟雄得周元王誥封為伯長,也就是諸侯之長,成為春秋最後一位霸主。
當然,歷史歸歷史,仙武世界的越女,那對於越國就重要了,就連顧承都對此行有期待。
而此時的夫差還在與兄弟爭鋒,勾踐已被立為太子,越王是他的父親允常,是個野心勃勃的無賴,明明國力弱小,卻不斷向吳國挑釁。
顧承和龍葵一路走來,就見戰火處處,吳軍派出三萬兵馬,就將越軍打得不要不要的,估計又要納貢投降了。
越王允常就是這樣,每次挑釁,失敗後納頭便拜,送財富送女人消災,過幾年好了傷疤忘了疼,再挑釁,再被打敗,如此迴圈。
“王兄,我們姜國以後不會也……”
此前吳國只是小衝突,此刻龍葵看得下方的滿目瘡痍,眼眶不禁紅了起來。
“我們的努力,正是為了避免這種慘禍的發生。”
顧承帶龍葵出來,要的就是讓她真正認識這個世界。
這種大爭之世,籠中鳥式的逃避是最要不得的。
唯有直面危險,做出選擇,才是正途。
“我明白了。”
龍葵抿住嘴,愣神了半響,目光不再逃避,開始看向戰場,尤其觀察吳國計程車兵軍容。
顧承則循著一抹似有似無的劍意,向著越國王都不斷逼近。
會稽。
比起姜國氣派不了多少的宮城中,越王允常雙腿盤坐,正聽著群臣討論這次該賠償什麼。
“大王,這幾年織文、玄纖等物逐年下降,產量越來越少,我國實在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啊!”
大夫曳庸主管財政,此時頭都愁禿了,奉上賬簿,哀聲拜下。
“起來!起來!”
越王允常抬了抬手。
“請王上體恤吾民,不要再戰了!”
大夫曳庸連連叩首,不肯起身。
“你當寡人想戰麼!”
越王允常沉默片刻,猛然暴怒,呵斥道:“我國東邊臨海,南方乃莽莽叢林,蠻夷部落,西邊就是楚國疆界,唯有北向吳國,才能開啟通行天下的道路,不打仗,只有坐著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