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總統府終於迫於壓力,同意慢慢補上薪水。
魯迅先生次年寫的《端午節》一文講的就是這事。
拉到北大紅樓後,秦九章得到了一角車費。
北大附近舊報紙就多了。
秦九章放下車,走了一百來米,就撿到了半份《晨報》。
一旁的老馬說:“昨天看你也在撿報紙,咋個兒,拿回去燒爐子嗎?這東西倒是好點。”
秦九章隨便應付道:“學學文化。”
“學文化?咱這些拉車的哪能學文化?!”老馬很驚訝,指著旁邊的北大紅樓,咧嘴笑道,“你還想進大學堂?”
“藝多不壓身,總不能一輩子拉車吧。”秦九章說。
老馬聽了,一下子笑不出來了,嘆了口氣:“我也想讓孫子唸書,都說唸書能掙大錢,可就算知道又怎樣?我也沒錢送他去學堂啊,能吃飽飯就不錯了。”
這是整個社會的現狀,秦九章不知道說什麼,只好安慰道:“年輕人總歸還有希望。”
老馬對這句話似乎很認同:“說的是,我孫子以後肯定能當上大官!”
正好有客人過來,老馬拉上客人,跑起來都帶勁了。
而秦九章這次拉的客人不是同路,兩人就此分開。
這一天秦九章拉得很賣力,一共掙了七角五分,除去一角五分的車份兒,還剩六角。
掙這六角錢的代價是長達二十三四公里的跑量!
換算一下,一個月差不多要跑700多公里。
據說馬拉松運動員一個月的跑量也就六七百公里左右。
況且自己還是拉著人跑,運動量絕對在馬拉松運動員之上。
人力車伕的飲食水準可遠遠比不上馬拉松運動員,穿的鞋更沒有各種高科技中底技術或者減震技術。
難怪都說人力車伕的平均壽命也就四十來歲。
秦九章親身感覺:要是一直拉人力車,能活四十就是奇蹟了。
從仁和車廠交車出來,秦九章長長出了口氣:太特麼累了!
累得自己只想罵娘,很想回去洗個澡倒頭就睡。
但自己還有事情要做。
他邊走邊看手裡的報紙,眼中瞬間一亮:
《徵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