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池到明朝這麼久了,這一點當然知道,搖了搖頭:“我準備到湖廣之後再說。”
宋同知搖搖頭:“這,這樣子不行的,湖,湖廣能有什麼好幕僚?再說了,這,這幕僚可是你的左膀右臂,必,必須既要懂行而又知,知根知底的人才能放心,而長隨關係到你的身,身家安危,更是要貼己地人,半,半點都馬虎不得的。”
楊母一聽,還有這麼多講究啊,宋同知多年為官,深諳其道,他說地當然沒有錯,當下說道:“您老能不能給孩子介紹幾個貼己的幕僚長隨呢?”
“我正有此意,”宋同知說道,指了指身後的金師爺和龍師爺,“他二人出生紹興,都是秀才出身,分別精通刑名律例和錢糧會稽,跟隨我多年,協助我處理政務,忠心耿耿,精明強幹,十分得力,就介紹給賢侄為幕僚吧。”
楊秋池大喜,這兩位師爺他都很熟悉,只是,這是宋同知的心腹,自己掠人之美恐怕不大好。
楊秋池正要說話,宋同知已經猜到了楊秋池的想法,說道:“我現在升任寧國府同知,不是正印,這用幕僚的時候少多了。而且,將來有需要,我再另外找就是。賢侄年少有為,將來前程不可限量,他二人跟隨你,也是他們的造化。”
金師爺和龍師爺出列,向楊秋池躬身一禮,由金師爺說道:“在下二人如蒙楊大人聘用,定當盡心竭力輔佐大人。”
“好!”楊秋池一拍椅背,十分高興地對宋同知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可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多謝伯父!”
他知道請師爺要下聘書,當下吩咐僕人拿金柬關書來。自己可不會寫這玩意,宋同知便代筆寫了兩份關書,加蓋了楊秋池地私印,由楊秋池親手交給了金師爺和龍師爺。
手續辦好,兩人現在就算是楊秋池的幕僚了。楊秋池吩咐僕人在楊府裡安排了兩人的住宿。
宋同知又給楊秋池說了一些官場上需要注意的事情,尤其叮囑要多帶耳朵少帶嘴,遇事切莫強出頭,楊秋池都記在了心上。又聊了一會之後,宋同知和宋芸兒這才告辭回去了。
接下來地幾天裡,楊母和馮小雪開始給楊秋池準備行囊旅資。
楊家可不比以前,現在有的是錢。她二人生怕楊秋池到了那偏僻之所,要什麼沒什麼,能想到的都多多買了,滿滿裝了幾大車。
臨出發到京城地前一天晚上,楊母和馮小雪要把一些注意事項仔細叮嚀楊秋池,都是些多加衣服、少喝酒,注意身體,注意安全之類的雞毛蒜皮地小事。
楊秋池聽得頭都大了,苦笑著說:“娘,小雪,我都二十好幾的人了,會照顧自己的啦,”說到這裡,故意逗她們,“你們要真擔心,找個保姆看著我得了。”
馮小雪點點頭:“夫君說的是,這件事情那天晚上我就和娘商量過了,丫鬟月嬋這些日子服侍你挺好的,就讓她和你一起去,隨身服侍你。”
“啊?”楊秋池苦笑,“你們還真找個小保姆照顧我啊?”隨即想起來,宋同知來的那天晚上,楊母和馮小雪嘀嘀咕咕之後,楊母才答應小雪留下來,原來她們嘀咕的是這件事情。
“是的,”楊母笑咪咪說道,“這是小雪和娘商量過的,月嬋這小丫頭挺懂事,知冷知熱的,挺合我們心,她這些日子服侍你也挺好的,有她在你身邊照顧,我們才放心一些。”
馮小雪說道:“是啊,芸兒姑娘武功高強,有她和一眾護衛保護夫君,我們就不擔心了。只不過,芸兒姑娘生性豪爽,又是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從來都是人家服侍她的,咱也不敢指望她來服侍夫君你啊。所以,還是帶個小丫鬟好。”
楊母又接著說:“月嬋聰明勤快,善解人意,又會體貼人,人也長得很美,作小妾還是很不錯的。以前我們就商量過,等些日子月嬋丫頭大些了,就讓你收了她填房的。所以,她跟著你,你自己看著合適的時候,就收了她吧,不用問我們的意見了。”
她們兩一唱一合,楊秋池連嘴都插不上。好不容易得了空,剛要說,楊母又開口道:“對了,說到納妾這件事,我和小雪也都商量過,你這一去赴任,任期三年,這三年裡,要是遇到合適的姑娘,你就自己做了主納妾吧,大戶人家誰沒有個三妻四妾的。這種事情你自己作主就行了,最好任滿回京銓選的時候,帶個一兒半女的回來,我就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