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更)
李儒得了《尉繚子》後,整日捧在手中細細品讀。越是研讀,他越覺得書中有許多以往沒有讀過,更沒有悟透的地方,可謂是沉浸在《尉繚子》一書中。
對於劉宣,李儒很是欣賞。
一方面,李儒和劉宣沒有任何的糾葛,而且劉宣還頻頻示好;另一方面,劉宣是北海國的世子,天高地遠的,尤其是劉宣即將赴任的東萊郡盜賊橫行,對董卓無法產生影響。
再者,董卓嫁女給劉宣,他也娶了董卓的女兒,李儒和劉宣也有了一層關係。
基於以上三點,李儒願意站在劉宣這邊。
“咚!咚!”
敲門聲,在書房外響起。
管家恭敬的站在門口,稟報道:“老爺,府外來了一個人。他自稱是劉宣的隨從史阿,說是有緊急的事情求見老爺。”
“請到大廳,我隨後就來。”
李儒擱下手中的竹簡,眼珠子溜溜的轉動,思考著劉宣派人來的目的。
“莫非劉宣有了所動作,要對付李傕了?”
李儒之前給劉宣出了一計,讓劉宣主動去丞相府找董卓,請求董卓調解和李傕的關係。劉宣的確是去了,但李儒知道劉宣心計出眾,要對付一個人,劉宣肯定有後續的手段。栢鍍意下嘿眼哥關看嘴心章節
出了書房,李儒來到了大廳。
史阿拱手道:“史阿拜見郎中令大人。”
李儒道:“世子派你來有什麼事?”
史阿不卑不亢的回答道:“今天一早,主公去了李傕的府邸,當面表示願意和李傕化解干戈,消除恩怨。但主公去拜見時,卻被李傕晾在門口長達一刻鐘多。不僅如此,李傕還拒絕讓主公進入府內,藉此羞辱主公。”
稍作停頓,史阿繼續道:“更可氣的是,李傕提出讓主公負荊請罪。李傕說主公如果不負荊請罪,兩人之間的事情就不會善罷甘休。主公想著已經在丞相的面前說了要化干戈為玉帛的話,就答應了李傕的要求,準備負荊請罪了。”
李儒聽了後,嘴角瞬間勾起了笑容。好聰明的劉宣。
以退為進,端的是高明手段。
劉宣已經在董卓的面前主動求和,有了這一層關係,董卓很欣賞劉宣的大度。在此基礎上,董卓讓李傕息事寧人,消除恩怨,李傕也答應了。
現在的問題是,劉宣進一步的主動丟擲橄欖枝,李傕不僅不罷休,還讓劉宣負荊請罪。這事兒是李傕不佔理,只要訊息傳到董卓的耳中,李傕必定被董卓厭惡。
李儒心中搖頭,李傕太蠢了。
讓劉宣負荊請罪,分明是主動把劍遞給劉宣,讓劉宣殺他啊。李儒以前還覺得李傕有點腦子,現在看來長的都是豬腦子。
李儒明白劉宣的意思,道:“告訴世子,我會前往丞相府。”
“諾!”
史阿抱拳行禮,便轉身退下了。
李儒去換了一身衣服,準備著前往丞相府。而史阿回到了住宅,徑直就往劉宣的書房行去,稟報道:“主公,李儒說他會前往丞相府的。”
“好,事情成了。”
劉宣笑了起來,有李儒從中幫襯,事情就妥當了。他看向史阿,吩咐道:“史阿,準備荊條,一旦李儒動身的訊息傳回,我就出門去拜見李傕。”
“諾!”
史阿得令,轉身下去了。
……
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