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照耀,空間若隱若現。
一條金光上升,衝入殿前,隱隱有著龍吟。
“臣等前來迎駕!”數千臣子迎接而出,果見御輦緩緩,在一處廣場上落下,而隨著帝駕降下,也有一些吉祥之氣垂下。
細細的鼓樂絲繡之聲,自有禮官吟唱:“大範立於天地,壽祝垂延,綿長元萬千,龍駕回天,祥雲麗照,寶鼎嫋香菸,彩儀導丹駢,入殿承歡太祖膝下,是以永年……十六代皇帝長治迴天!”
長治皇帝深深吸了口氣,出得了御輦
在這個空間,似是下午,斜陽的光,從天空照向世界。
廣場四周,滿是桂、梅、桃、李的花林,不分季節,趁著斜陽,嬌豔異常,卻少見帝王富貴之氣
“陛下,您請進!”臣子跪說,引著入內
一路上,花林蔓延,路邊還見得一條小溪,溪底盡石,水流潺潺,一清到底。又經過著一片繡林。
沿途都是各色人等,見了恭謹行禮,青林白石,不染纖塵。只是人卻不多,靜得沒有多少聲息。
再進數處。就顯出各色宮殿。一層又一層。不知有多少。沿途樓臺亭樹。到處長廊曲檻。畫棟雕。顯得幽雅清麗。
直到一處大殿地道路上。周圍都是金甲武士。持戈而立。身上泛出點點金光。見了長治皇帝。半跪而下。
大殿更是巨大。以大理石所修建。高數百米。屋頂是碧琉璃瓦。走廊是大片漢白玉石鋪砌。平滑若鏡。點塵不染。
行到臺下。諸人止步。這時。一群人奏著歌頌。分開迎接。
“陛下。列祖列宗都在上面。請陛下上前拜見。”侍臣恭謹地說著。
長治皇帝深吸口氣。舉步上前。才上前。就感覺到龍氣盤旋
到了大殿石階上,就不一樣了,個個金甲武士,鎧甲精良,層層疊疊,見他打量,侍臣就說著:“陛下,這是忠誠於社稷的將士,死後英靈不滅,得以轉生在此。”
“社稷二百六十年,何以只有這點?”長治皇帝舉步而上,問著。
“陛下,社稷二百六十年,戰死者雖有數百萬之眾,然真的忠誠於社稷,有功於社稷不多,還扣除轉生它處的,留在這裡全是心腹忠貞之士,輪流值班,每班有三千人!”
長治皇帝點了點頭,繼續上前,石階宏偉,兵將威嚴,一股莊重肅穆的氣氛,顯示了皇家的威嚴
只是默默又行了片刻,豁然開朗,真正地大殿就見到了
“陛下,請容小臣通傳一聲!”侍臣說著。
“這是當然!”雖然長治是皇帝,但是他也是歷代皇帝的兒臣孫臣。
侍臣點頭,進入
過得片刻,突然一聲響過,隨之,侍臣出來,行禮,說著:“陛下請進!”
才進去,就突然聽見:“恭迎陛下龍御迴天。”
只見大殿之上,中心雲床空著,左右各坐著十數位穿著龍袍的人,而跪拜的全部是殿上的臣子,一眼望去,首先是太宗、明宗、宣宗、理宗等等……
長治皇帝見了,只是一眼,就感覺到歷代皇帝身上的龍氣和功德,雖然有個別的不如他,但是總體來說,卻一半以上都遠比他自己濃厚,特別是有幾股,龍氣濃烈而寬闊,盤旋在上,蛟龍隱隱,其中任何一股,都遠在他之上,列祖列宗坐高臺,他不敢繼續查探。連忙下拜說著:“兒孫拜見列祖列宗!”
明宗皇帝起身說著:“汝受社稷之位,統攝天下,御宇二十一年,也辛苦了。”
長治皇帝垂淚說著:“兒孫豈敢,兒孫受大位,本是惶恐,只是吾德行淺薄,自登基後,力有不逮,江山屢出大亂,還請列祖列宗責罰!”
社稷森嚴,特別是現在在朝堂之上,長治皇帝也不敢稍有懈怠,只得請罪。
明宗皇帝掃了一眼他,淡然說著:“汝之辛苦,朕和諸皇帝都看在眼中,江山有亂,這是氣數緣故,非你之罪,起來上座吧!”
長治皇帝聽了這話,才抬起頭來,又磕頭說著:“不知太祖在何處,莫非太祖不喜兒孫?如此,兒孫也要拜見太祖,向太祖領罪!”
這句話一出,諸皇帝都是笑出聲來,宣宗皇帝就說著:“汝已經見到了太祖了!”
長治皇帝大膽四望,還是發覺大殿上空雲床空空,周圍更是不可能有太祖,正迷惑間,就見太宗發話了:“起來吧,坐下說話。”
太宗龍氣雖然不多,但是卻是太祖親兒子,列祖列宗的祖先,這一說,長治皇帝就起身,謝了之後,在最後一張御座上坐下。
太宗就溫和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