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不錯,還有一個事,那就是神性的變化,你覺得按照這樣發展下去,這兩個人擁有的神性,又會發生怎麼樣變革呢?”方信好整餘暇的說著,浮現出冷笑:“有些神祇啊,不要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我倒是很期待這點呢!”
這句話一說,蕭紅琴大悟。
本來有著維西如果走聖道開端,那大批太陽神後裔都是他的支持者,武將用命,謀士用計,穆爾更可能成長為智者和預見者,為他開闢輝煌的道路——這樣的話,這首戰,可以打的漂亮。
現在二人對立分化,逼著維西不得不依靠著戰爭之神,甚至和黑暗之神有染,其神性就會變化,統一大陸上百個城,血戰會連綿他一生,那他最後凝聚的神性,是什麼呢?
絕對不是光輝無暇的神性。
也許是戰爭?想到這裡,在神祇的眼中,下面的程序一一在目。
刀光劍影,喊殺連天。
維西親自督戰猛攻,而博特爾城,在君主巴尼特領導下,拚死抵抗。
大戰連綿一個月,城市卻久攻不下。
維西此時,穿著甲衣,腰配一把長劍,面色鐵青。
這一個月來,一萬五千人,就算有著祭司神術治療,也折損了三千勇士,軍心已經甚有不穩之意。
又一批攻擊,潮水一樣退了下來,留下上百具屍體在城下,維西面浮痛苦之色,他久久長吟,反覆思量,才斷然說著:“韋森!”
身後,一名勇士大步踏出。
“你持我的旗,代替我去迎接穆爾前來。”
“是,陛下!”韋森應著,出戰前,就有預言,說七階大祭司穆爾掌握著勝利的關鍵,那時維西不屑又冷笑,現在卻不得不請之。
原因很簡單,他地位不穩,再逼著各貴族繼續打下去,說不定就要譁變。
兩害相權取其輕,被分去部分功勞和威望,總比大敗而回,從此一蹶不振為好。
看著韋森一言不發,消失在梯階下,眾人都是無語。
如果到了最後,還必須光輝之神的祭司出手才能取得勝利,那勝利的果實,就顯的那樣微甜反苦,食之有澀,棄之不能。
維西惟我獨尊的王者之路,是如此的艱難坎坷。
三日後,大祭司穆爾應王命,前來,隨身還帶著大量糧食和肉類,以支援著維西,到了軍營,穆爾面色鐵青,卻毫不猶豫立刻上拜
這毫不猶豫,使維西心懷懼意,他面露悲色,上前屈膝,說以前對不起穆爾。
兩人相拜,表演一副“暫泯恩仇,共濟大事”的場景。
維西親著邀請入王帳共住,穆爾卻不肯:“我是神的僕人,怎可住於王帳。”
他將酒食賞給士兵,貴族和士兵為之歡呼。
這使維西面色鐵青,也不得不讚好。
第三日,穆爾利用預見,找到了合適了內應,夜中破城,頓時,他的名聲傳播四方,為所有人讚許。
第四日,一肚子怒火的維西下令洗城
穆爾又給予勸告,說殺俘不祥,對王業也不利,維西不聽,下令洗之。
穆爾豎起光輝之主的祭臺,言凡是光輝之主的信徒,就到祭壇前避難。
城中二萬人,除了立刻宣佈自己是光輝之主的信徒的二千人,得以存活,其它的,都被盡殺之,血光沖天。(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