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在下,三人翻身下馬,直到了知府衙門之下。
早有準備,見他們一行過來,就有人迎前兩步,恭謹的說著:“知府大人就在裡面,派下官前來迎接各位!”
這三人中,為首一人,年紀大概三十歲左右,直身而立,穿著絲綢青袍,面如冠玉,隱見英氣,眼神漆黑幽深,他擺了擺手,說著:“罷了。”
三人因此魚貫而入,就見得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乾瘦官員起身迎接。
“下官宣武府校尉郝欣輝拜見知府大人。”三人行禮,但是這官員也連忙說著:“不必多禮,請起!”
見了禮之後,入得座,這郝欣輝凝神看去,見得房裡設著文桌,上面放著幾卷文書案卷,而這五十左右老頭姜山,正是黃龍二十一年進士,其性剛毅,為六年知縣,三年同知,又五年知府,在任禁械鬥、清不法、疏灌溉,濟災民,甚有政聲!
這時,上了茶,分主賓喝了一口,這姜知府就點點頭,當即切入正題,說著:“這件案子,到底怎麼樣?能結案不,或者宣武府要接手嗎?那有無公文?”
郝欣輝想了想,說著:“此案本不復雜,徐巡檢被殺之事,前後供詞都足,是不法豪賊林仁宏所為,林家上下已潛逃而走,不過,殺官造反,他們逃不了多遠,單是此案,有關官員和公差,按律處置,自有朝廷法度,下官不敢幹涉。只是這方信之事,卻由我宣武府接手,公文在此!”
姜知府拿過公文。看了一眼,他下面管轄的縣裡,竟然有殺朝廷命官的,現在可不是開國時——開國時,天下未定,別說死上幾個九品官,就是死上十個八個知縣知府,也不算什麼大事,但是現在。和平時,出這事極是顯眼。
雖然死的是從九品巡檢,責任到知府地層次,擔系不多。但是遲遲不能完全結案的話,那在縣中的官員就擔上大關係了——想起倒黴地三岔縣知縣,如果順利結案,也少不得一個“用職粗疏”的低評,但是最多呵斥,罰俸,不過遲遲不結案,只怕此人已經只有調個閒職耽誤在那裡了。
可是既然對方拿出了公文,那事態就不在他的控制之下了,他點頭說著:“既然如此。就令有司辦理提取手續。”
到了他的官位層次。對宣武府也有所瞭解。
前朝因異人之變而滅,大真皇朝立國之始,就建宣武府,都督正三品,而在各省,也有省宣武府,正五品將軍,自各府,有府宣武府。正七品——眼前這人就是本府的宣武府正七品校尉!
宣武府一建開始。目的就很明確,監察民間異人。兼管所謂的武林人士,對機動性要求很高,因此有權人人配馬,或者呼叫馬匹,所以稱之緹騎!
想到此處,他就在公文上批了一行字,以表示這案從正常官府轉移到了宣武府。
這本是走個程式,畢竟是官府辦事,同時也是獲得當地官府的支援,郝欣輝見他批了,就起身行禮接過,然後稍說了幾句,就告退而出。
郝欣輝出了門,就有周圍二人說著:“大人?”
“今天就拿此公文,辦完,明日就沿途追上去。”郝欣輝森然說著,當時船公張老五也在場,一審問一下,就全盤講出,等再追到了縣裡戶籍處,立刻就查出了戶籍是新注的,之前十多年是空白。
這立刻就引起了府中宣武府地注意,介入調查,很快,就明確了這點——這個方信很可能是異人。
他是宣武府正七品校尉,知道的內容就當然更多了,前朝因異人而亡,本朝一開始就建府專門針對和監督著異人。
這一百五十年來,關於異人的卷宗文字,已經充滿了帝都宣武府,當然,裡面也有著大量對著異人的資料和事蹟。
異人有著各種各樣地力量,但是隻要不集在一起,對龐大帝國,也影響不大,可是關鍵是,它們卻是“無命之人”
人都有命格命數,雖然天留一線,有演有化,但是終是難過命劫。
觀相望氣之術,就是觀過去現在積累的氣數,以獲知大體上可能的禍福將來,雖然不是絕對,卻也**不離十,但是有著異人參與,這種人具備一些不受本世界迴圈的束縛的力量,對周圍的人也會產生影響,使他們超越原本命局的束縛……這影響當然是有好有壞了。
監督、控制、利用,必要時斬殺,這就是宣武府的責任,而現在,這人,就屬於郝欣輝來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