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又言。
家有萬貫,不如一技在手。
做不了讀書人,學習一門手藝就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手藝在手,就是金飯碗。
能學習一門手藝,也是古人嚮往的事情。
手藝是寶貴的,就有了藝不輕傳的習俗。
傳藝條件是苛刻的,許多手藝更只家傳,不傳外姓人,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
話是這樣說的。
學會了徒弟餓死師傅。
要是教出個心懷叵測的徒弟,更是敗壞師門,是師門的不幸。
師徒合約就成了必要的存在,最大的約束徒弟,保護了師父的權利。
讓裴雲收徒,是秦祈兒建議的。
之前,做蜂窩煤時,並沒有這麼想過。
原因是。
做蜂窩煤算不上是一門手藝。
只要知道了方法,是人都會做蜂窩煤。
造瓷而不一樣。
這妥妥就是一門手藝,是能一代代傳承下去的。
其中要涉及的事情,更是能裝訂成書。
作為一個合格的管家婆,秦祈兒務必要確保裴雲的利益,要讓裴雲以師徒的名義教人造瓷。
秦祈兒既然想要這樣做,裴雲也就順著她,反正也不需要自己親自負責這些事情。
負責事情的是孫耀祖。
孫耀祖已從龔府回到了南山村。
他是心繫孫幼娘。
但他更是南山村的村長。
在龔家待了一段日子後,他就趕回了南山村,在南山村還有一件件事情等著他處理。
在聽到裴雲要把蜂窩煤轉型成造瓷時。
孫耀祖就知道,自己以後要有的忙了。
這件事情是件大事情,是足以恩惠後代子子孫孫的事情。
前人栽樹,後人好乘涼。
一旦造瓷發展起來,就算孫耀祖的眼睛已經花了,也能夠看到讓人憧憬的未來。
只要能把這事情辦成,孫耀祖也可以死而無憾了。
因此。
在對待拜師收徒這件事情上,孫耀祖比誰都要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