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邑。
金鑾殿,面朝臣,握天下事。
趙政靜靜坐在龍椅上。
依照前朝標準,龍椅由小葉紫檀、金絲楠木、樺木三種昂貴木材製作而成的,雖然是木材,但價值相當之高。
這樣華貴的龍椅,在三年前被他坐塌了,只好秀一把手藝活,自己打。
原材料是在御花園砍的,十年樹齡,不值錢。
殿中群臣,與以往相比,有那麼幾絲走神,這陣子朝會都不太在狀態。
落差太大,小皇帝居然偷偷藏了那麼多錢,甚至於有人看著大殿裡原本用來裝飾,緬懷先帝的兵馬俑,默默在心底垂淚。
咱們不配和兵馬俑同朝啊!
一隻手臂,比什麼尚書、侍郎,都金貴的多!
真·金貴!
武將倒是沒有文官那麼豐富的內心戲,不過熱忱的目光,暴露了他們的真實想法。
起兵戈,伐不臣,討蠻夷!
建功,立業,想辦法掰扯下兵馬俑一條手臂!
最好能整隻往家裡搬!
今天朝會的主角是禮部,北濛派了使節來此,得商議一下如何接待,兩國關係應該如何相處。
當今北蒙雖然被先帝趕回了草原,但實力依然強大,現在的國都洛邑是北蒙舊都,可見六國亂世時,北蒙如何強盛,趁著中原大亂蹂躪了多少百姓,懂得都懂,不能細寫。
禮部尚書周繼出列,身高八尺,形貌昳麗,喜歡照鏡子,年過六十,依然很帥。
這老小子是滿朝文武裡,最讓趙政頭疼的一個,前朝的時候,周家世代主掌禮樂,死扣禮法,屁事多。
偏偏趙政勤勉行事,事事從簡,導致很多繁文縟節顧不上,為此沒少捱罵。
周繼也不是那種完全死板的老頑固,前朝亡分裂六國,禮樂在亂世不吃香,周家人死的就剩他這一支。
所以他其實挺懂為官智慧,知道怎麼做臣子,小皇帝簡樸,不想花費太多錢在這些事務上,作為臣子,就要分憂。
就說那輛又破又華貴的驢車,實在難以入眼,於是周繼攢了一年的俸祿,又用家底補貼了億點點,按照前朝帝王出行禮儀,聘請匠人精心造了鑾駕,打算後頭再慢慢把五輅給補齊。
第二天連個車軲轆都沒剩,趙政把車拆了,零件賣了拿去補貼城外流民。
那天周繼氣得沒照鏡子,卻也說不出什麼話來,總不能說救濟流民不對吧?
至此之後,周繼就只嗶嗶,實際行動是不管用了,但態度得擺出來。
周繼這次,就龍袍的問題,勸諫了一通。
這是最容易解決的,北濛使節來了,小皇帝總得接見吧?
平時穿得破舊一點,龍袍打幾個補丁,都是自家人,也就算了,還有節儉的美名在外。
可接見他國使節,這種正式場合,就得穿的好一點,尊重他國,同時也是展露大國威儀,不然堂堂中原大地之主,還沒有北方大漠牧民穿得好,豈不是讓人笑話?
以前,各有各的難處,就算了,現在大家都知道有錢了,把兵馬俑手指頭掰幾根下來,夠做兩三件呢!
趙政聽著周繼勸諫,心思早已不在這裡。
讓這老小子先說,朕發會兒呆。
關於龍袍,他是真的覺得沒什麼必要,哪怕上頭只繡巴掌大的龍,用料也無比複雜,比如龍眼,不是用寶石,就是珍珠,再比如龍爪,必須金線,純度不高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