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府忽然想起方才小旗官所報,國庫裡的鐵胎銀,於是請示道:“有蓑衣衛小旗來報,國庫內藏鐵胎銀,疑似戶部侍郎趙渠梁貪墨,還請陛下定奪。”
趙渠梁?
趙政眉頭跳動一下,一絲不自然一閃而過。
孔叔夜有所察覺,但沒有過多想法,儒家看重德行,小皇帝的苦日子,他看在眼裡,當年仕官前,有過深入瞭解,不然也不會在大乾與諸子百家不對付的情況下,毅然出仕。
這一切即便是裝出來的,也裝了十年,他絕對不信小皇帝和貪官汙吏有染。
曹玉府本來也是跟孔叔夜一個想法,但忽然想到觀星時,京師的紫薇遺長野星象,就落在趙渠梁府邸附近。
結合內帑的這些金銀,兩者間多少有些關聯。
於是乎,中年帥哥提議道:“陛下,趙渠梁乃戶部大員,只憑飛賊留下的信物,不足為證,還需妥善處理,以防驚變,臣有一計,或可為陛下分憂。”
趙政收斂情緒:“但講無妨。”
曹玉府道:“放火。”
“陛下可遣蓑衣衛前往趙府,放上一把火,趙渠梁若真貪墨國庫銀兩,家中必有所藏,見著火勢,定然要行轉移之事,到時候人贓並獲,可行裁處,若是無事,也不會損陛下英明,再另行調查便是。”
“不妥!”
趙政嚴詞拒絕。
“為何不妥?”
群臣不解,丞相好計啊!
哪怕在場的官員裡,有趙渠梁的兒子,也不怕。
這是陽謀,就算趙渠梁提前有預料,狠下心任由財產受災,蓑衣衛也能憑藉火勢製造的亂象,將整個趙府上下翻個遍。
難道陛下真的和趙渠梁有所勾結?
鐵胎銀真的出自小皇帝之手?
趙政面不改色,威聲道:“朕早已懷疑趙渠梁,早在一年前,蓑衣衛就已經在暗中展開調查,如今證據確鑿,朕今日便親自帶人查懲。”
“勢與貪官汙吏不共戴天!”
眾人樂呵呵的,陛下果然還是那個陛下,一點私房錢而已,沒啥,重要的是對貪官汙吏絕不姑息的態度,明察秋毫提前防備深入調查的眼力。
就說嘛!
謹行儉用,就連後宮選妃,除了樣貌出色身段好,便是要求擅長女紅,弄得民間鄉紳富商甚至要窮養女兒,生怕女兒入了宮不習慣宮裡的清貧日子,這樣的皇帝,怎麼可能和貪官汙吏勾結?
群臣痛哭流涕:“陛下聖明,實乃國之大幸!”
“國之大幸!”
曹玉府提議道:“趙渠梁有三品修為,官居侍郎,又是先帝舊臣,有從龍之功,陛下若是要親去,還請讓臣陪同。”
其餘臣子也紛紛迎合:“還請陛下讓臣等一同前往!”
皇帝親自查處貪官汙吏,能確立皇帝的形象,文武百官齊動,也同樣能確立文武的形象,兩者相加,便是整個大乾朝廷的氣象,以及理政態度。
雖說有些興師動眾,但影響總歸是好的,能賺一波民心,還能敲打敲打官員,再有貪官汙吏想伸手,也得思考思考後果。
再者趙渠梁的身份確實有些敏感,而且修為不俗,即使蓑衣衛早做準備,也有些麻煩,肯定會有死傷,不如群臣齊動來個下馬威,能不動手儘量不動手。
趙政嘴角抽了抽,但群臣這麼熱情,實在沒理由拒絕。
心中無奈,最後歸為二字:“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