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喘著粗氣,彷彿剛剛結束一場盤腸大戰一樣,掩飾不住的激動:
“兵部只要這三百萬兩,老子親自帶人打到狼居胥山去,幹他孃的!”
前些年,中原大地滿目瘡痍,民生凋敝,赤地千里,好啊,那咱們修生養息。
休息了十年,緩過勁來了,半大的小屁孩兒,也都長大成人了。
現在有錢有糧有兵源,還不會影響到國庫,為什麼不打他媽的?
“不慌。”
曹玉府很淡定的將目光放在門口的兩個陶俑上。
後宮佳麗都懂得針線活,小皇帝的手藝活,也不差。
因為趙政崇尚節儉,公公們鮮少出宮採買,物件都是自己做。
前朝的木匠皇帝,那水平只能打下手,小皇帝不僅懂得木匠活兒,泥瓦匠、鐵匠、金匠的活兒都能做。
像剛才的黃金銀,沒點金匠知識真做不來。
篾匠功夫也是一絕,編的草鞋一度風靡京師。
眾人見到曹玉府望向陶俑,紛紛回憶起來。
記得這陶俑被稱為兵馬俑,當年先帝死後,一切從簡,小皇帝不忍心,決定親手塑形建模兵馬俑,作為父皇的陪葬品。
孝心感動天地,還被傳為佳話。
後來宮裡時不時會多出幾個兵馬俑,都是小皇帝自己做的,大家覺得沒什麼,既是睹物思人,又是時時刻刻告誡群臣遵守孝道,同時利用先帝餘威震懾那些仗著資歷的老臣,還能為空蕩蕩的皇宮,新增些擺件。
銀子裡頭能藏金子。
兵馬俑裡頭,就不能藏金子了嗎?
曹玉府伸掌印在兵馬俑胸口,瞬時泥層脫落。
內帑裡有兩個兵馬俑,一個是金的,另一個也是金的。
什麼叫金碧輝煌啊?
麻了。
這可是真人大小的兵馬俑!
黃金的重量約莫是人體的二十倍,哪怕這個人營養不良偏瘦偏矮,也得一百斤,換算成黃金,是兩千斤。
半斤八兩,這是三萬兩黃金啊!
雖說純度可能不一定有金錠那麼高,也絕對是稀罕物!
兵部尚書歪了歪嘴:“老子把東邊的割據小國打下來,能找陛下求個兵馬俑做賞賜不?”
“黃金屋啊...黃金屋.....老夫這一輩子都用不完一隻胳膊。”孔叔夜這種大儒都花了很久才緩過勁,問向魏瑾:“魏總管,金子做的兵馬俑,這麼重,內務府沒察覺嗎?”
魏瑾面無表情道:“陛下說是灌了鉛。”
很合理。
鉛本來就是祭祀用的,用在兵馬俑上恰到好處,重量也差不多,再者,誰特麼猜得到裡頭是金子?
“諸卿看夠了嗎?”
趙政剛從黃金州跨海回來,聽聞內務府出了事,連忙趕來。
望著翻開的書頁,掰斷的銀錠,以及胸口金燦燦的兵馬俑,他的語氣相當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