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做糖果的時候。
駱一航給自己定下過幾個目標。
第一個,日產量達到一噸。
也就是大概兩萬罐糖果。
按照平均銷量,大概是一萬三千單。
這一年間訂單數偶爾超過,但訂單是波動的,產量一直達不到一噸,日常也就七八百公斤。
這次隨著航天帶來的火爆流量,應該可以一舉突破。
而第二個目標,是年產量達到國內糖果產量的萬分之一。
國內糖果產量大概是三百萬噸,所以這一波帶來的客戶能存留住,並且保持一年的話,目標就可以達成。
而第三個目標,則是將被進口糖果幾乎完全佔據的高檔糖果市場,搶下來至少一半。
在去年以前,全國每年進口糖果量是280噸。
別看這區區280噸,銷售額卻高達七個億,以一顆糖重10克計算,平均每顆售價高達25元。
而在去年年底的統計資料中,進口糖果的數量已經降至170噸,銷售額更是隻剩下不到四億。
今年再把它降到140噸以下,應該問題不大。
再低也不太現實了,因為進口的不僅是高價糖果,還有特殊產地的特色產品,比如熱帶、寒帶生產的那些。
也不全都是高價,同樣有平價商品。
(這一時期紫皮糖還沒火)
另外還有駱一航沒有涉及到的一種主要產品——巧克力。
所以啊,給他們還留了很大的份額嘞。
至少在現階段。
很好。
前路充滿希望。
眼前毫無頭緒。
該怎麼借力呢?
怎麼在借力的同時,兼顧愛情、親情,體現航天工作者的生活,讓人們覺得有血有肉。
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也不是傳統宣傳口徑中,拋棄家庭只知道吃苦奉獻,偉大卻又冷漠無情。
怎麼把握這個度呢?
算了,讓專業的來吧。
褚傑和小趙被駱一航叫到辦公室。
聽駱一航將條件和目標說完後。
褚傑和小趙對視一眼,然後同時看向駱一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