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合作就相當於年初時候在德陽王紹鵬那裡搞的第一次區域試種。
區別在於,豌豆顛時間短,幾十天就行了。
糖墩墩時間長,要半年。
豌豆顛開始時候只有一處,糖墩墩是兩處。
還有豌豆顛時候種植技術是自己摸索,時娟和羅宏志長期出差就泡在了德陽。
這次糖墩墩種植技術改成農科院去摸索,時娟不用長期出差了。
但短期還是得來。
談完合作之後,農科院的人還挺急。
當天就跟文英時娟那邊開了個視訊會議。
詳細瞭解了一番糖墩墩的技術特點、種植方式之類。
駱一航跟著聽了一段。
說的是什麼“價值高可以嘗試用小棚,竹片片骨架,便宜簡單,提早半個月上市也好。”
“塊莖比較小,密植也可以試試。”
“高低壟技術能用上麼,要不然都試驗一下。”
“……”
結果就是時娟又要出差了,來綿陽一塊研究研究。
沒辦法,誰讓文英是實驗室科學家,種植這塊並不擅長,而時娟是全能呢。
——
處理完在綿陽的事情之後。
駱一航和王紹鵬返回了德陽。
先去看了王紹鵬聯絡的田地,一共三百多畝。
因為合作方式改了嘛,駱一航也就不用再深入瞭解試驗田的事情。
大概看一下就好。
這次包田、種植、養護、採收,全是王紹鵬的事情,駱一航只管最後定個價全給收走。
看完回程的時候。
路過了最開始的豌豆顛試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