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75.海大富和毛東珠 (2 / 3)

理由同樣都很樸實。

“你拳頭再厲害,能有棍子厲害?”、“手裡的傢伙事就是你的命,傢伙要是丟了,不跑等什麼呢。”

開始系統的練習器械之後。

駱一航慢慢的感覺出來老道長和桄桄爺,他倆教的東西的區別了。

倆老頭一個內家,一個外家,這早知道了。

但是內家和外家差異在哪兒呢?

現在終於是弄明白了。

差異就在桄桄爺在一開始就時時提,次次提的發力上面。

內家功夫,以軀幹為軸,全身肌肉形成新的動力鏈路,驅動身體整體位移,形成動量,來替換四肢長線運動做功,驅動整體發力。

這套系統的好處,就是整體勁大。

舉重運動員其實使用的就是類似的鍛鍊方法,舉重世界紀錄抓舉223公斤、挺舉265公斤,一個兩百斤的人,能舉起來五百斤,這得多大的力氣。

內家功夫就像一臺重型推土機,轟轟轟轟就過去了。

但缺點也很明顯,啟動慢。

用遊戲裡的話講,發招前搖時間長,捱打後硬直也長。

因為要調整身體動力鏈路嘛。

當然,這個快慢是相對而言,一般沒練過的普通人,根本感受不到啟動速度快慢,在他們眼裡都是一瞬間拳頭到臉上了。

但在高手眼裡,這差別可就大了,高手過招,轉瞬即逝,試試就逝世了。

雖然內家功夫裡會用抱架啊,步法啊,甚至貼靠來彌補,但核心是不會變的。

世上無完美嘛,總是有得有失。

相對的外家功夫也是如此。

外家以四肢驅動身體,發力方式就用的平時習慣動作,無需重建力量鏈路。

就是莊稼把式,發力與農活相合。

啟動快,硬直短,動作銜接流暢,速度是真快啊。

缺點自然是力量相對小,更加的要求身體素質,身體門檻比內家高。

因為天生的力氣大,那就是力氣大。

身高八尺腰大十圍,虎背熊腰遍體花繡,手持兩把大斧,見到敵人大喝一聲,好似平地裡起個驚雷,排頭砍將過去這種,妥妥的外家高手。

內家外家都要求身體素質,外家要求更高一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