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2.駱一航的損招 (2 / 3)

機率雖然不大,可替代廠家也多,但不可不防。

所以優解是自己生產菌包。

自己生產的話,就涉及到原料和管理。

原料,駱一航可以提供一部分,玉米秸稈和玉米芯和大豆杆子。

但是菌包基料不僅僅是玉米秸稈,還有很多種其他材料。

又需要本地採購。

駱一航人頭不熟,但強娃熟啊。

還有管理,一個菌包生產廠,要招好多人,又有好多事,駱一航自己又不會分身術,真管不過來了。

但強娃成天沒事,躺在店裡睡覺,他有時間,能管起來。

最後,前景是有的。

最起碼駱一航這裡每月一萬兩千個菌包打底,菌包廠生存肯定沒問題的。

剩下再有生意就是純賺。

駱一航把緣由等等講解一番後,跟強娃說,“馬專家這些日子也推廣出去幾個想試試食用菌的,你要能拉來,這生意肯定乾的過。”

馬志濤馬上點頭,“沒錯,我這幾個月也沒白拿工資,上回老闆跟我說的劉家村,我跑了好幾趟,有一家做種苗的決定試試,他也是一千平的菇棚,正蓋著呢,菌包也打算用壽光宏建菌業的。不過他沒打算自己賣,他家有渠道,直接進超市。”

……完全一樣,怪不得馬專家方案出的這麼快。

駱一航一聽,熟啊,“劉家村做種苗的,那不就是劉老頭麼,強娃你熟的很,把他的生意接過來,一個月就是兩萬四千包了。”

“我的菌包你單獨生產,用我家的玉米秸稈和玉米芯,配套的東西我要最好的,採購價我給你比市場價高兩成。”

主要目的駱一航也說了。

強娃皺著眉頭,“要投多少錢?”

駱一航看了眼馬志濤。

馬志濤回拿出手機,找到他寫方案時候查的資料,念著說:“4個工位的生產線,包括拌料機、上料機、振動篩、電控、自動裝袋機,3臺自動扎口機,日產1.5萬袋菌包。耗電32千瓦。價格是六萬八,佔地長二十四米寬八米。”

強娃拿過馬志濤的手機,看著上面的資料,總結關鍵點。

“二十四米長八米寬,我要租個廠房,4個工位就是四個人對吧,操作四個人,碼放入庫散料進出再要兩個人,六個人。”

“宣傳材料上說的日產一萬五,肯定是24小時連軸轉中間不出一點問題的最優解,跟汽車公佈的油耗似的,信不得,正常用四天能產一萬五就不錯。”

“這條生產線從攪拌開始,還得單獨買清洗、烘乾、消毒、粉碎裝置,人倒是不用加了,分開操作就行。”

馬志濤一聽,他還真不知道,菌包生產他也沒什麼經驗,趕緊問強娃要手機,打算現在就查。

強娃擺擺手,“其他的機器我都有渠道,加起來三萬塊錢肯定搞的定。”

說著也開啟計算器,嘴裡唸叨著,“裝置、廠房、備料……十五萬差不多了。”

駱一航聽見,直接問了,“趁手不,我借給你。”

自己人不用客氣。

強娃擺擺手,“十幾萬我還是有的,用不著管你借。”

說完衝駱一航咧嘴陰笑,“剛才你說市場價提兩成對吧,市場價就按六塊,你一包給我七塊二?”

這麼多年了,駱一航能不知道他,馬上反應過來有地方不對勁,開少了?

有可能,人家是大規模生產,肯定成本低啊。

“是不是低了?應該多少合適?”

強娃又笑了一下,把手機往桌上一扔,指著駱一航:“我賺不死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