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2.駱一航的損招 (1 / 3)

馬志濤上午剛做的規劃,資料張口就來。

“預計搭建一千平米標準菇房,每一平米上下兩層擺放二十袋菌包為一個單元,一千平米設定600個單元。”

“每個生產週期,也就是30至35天,需要消耗1.2萬菌包,每個菌包按照3.8公斤計,4.56萬公斤基料,預計出產平菇5.4萬公斤。”

“當然,這是理想狀態,實際生產中可能會減少,預估就算5萬公斤。”

其實馬專家是保守了。

以駱一航的經驗,經過靈氣滋潤的蘑菇包,生產率其實已經超過了1.2,達到了1.3左右。

不過,無所謂了。

下一步菌包基料都要換,指不定能長多少呢。

聽完馬志濤的資料。

劉漂亮馬上拿出手機,開啟計算器。

他也考慮了好久,資料同樣張嘴就來。

“我這邊計劃著,炸蘑菇店暫定一份150克,就是燒烤店分量的一半,單店預計日銷400份,這個數量並不誇張,賣雞排的一天還三四百份呢,何況咱的蘑菇。”

“單份150克,單日400份,月消耗就是1800公斤,5萬公斤大概能支援28家店,實際上25到30家之間。”

“這麼幾家店,完全可以做直營。先積累經驗,鍛鍊團隊,測試供應鏈。”

駱一航也覺得開始階段先直營比較好,容易把控。

並且直營也要分階段,慢慢來。

“不是打算一上來就開二十多家店吧?”

劉漂亮又是擺手又是搖頭,“我肯定不會那麼幹,步子不能太大。我打算第一期就開四到五家店,就在本市。”

駱一航點點頭,“我那邊也得先試驗生產,產量爬升的沒那麼快,咱倆最好同步進行。”

——

強娃聽他們說的熱鬧。

還以為沒他事呢。

就在一邊也不插話,吃吃喝喝進入看戲模式。

咋可能嘛。

駱一航專門把他喊來可不是當個見證的。

跟劉漂亮把大方向確定好了之後。

駱一航轉身面向強娃,“強娃,有沒有興趣開個做菌包的廠子,剛才你也聽見了,我這邊一個月要一萬二千個菌包,給別人做不如給你做。”

“我?”強娃指指自己,一臉的驚訝還有疑惑。

“沒錯,你來,我給伱講講……”

擴大菌菇生產,不是搭個棚子就完了,涉及到很多事情。

原料、菌包、裝置、菌菇、人員、銷售渠道,一整條產業鏈。

產業鏈前端的核心就是菌包。

現在駱一航的菌包都是從壽光廠家採購來的。

但是有幾個問題。

首先是運費昂貴。

其次是沒法把駱一航自己生產的原料合進去。

最後,還有一點顧慮,等菌菇真的做大之後,名聲起來,對方漲價要挾,或者廠家以此宣傳,或被利用擾亂市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