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門突然開啟,走出來一個精神健碩的小老頭,見到駱一航咧嘴一樂,扯著大嗓門喊了聲:“航娃子來啦,進來坐。”
“桄桄爺您好著呢,一頓能吃幾碗飯。”駱一航說笑著,跟著桄桄爺進了院子。
“兩大碗乾飯。”桄桄爺樂呵呵伸出兩根手指,他特喜歡跟別的老頭顯擺他的飯量,沒一個老頭比得過他。
好像他們那代人講究的就是能吃是福。
“您真是好飯量。”駱一航誇了一句,哄著老頭高興。
這小老頭就是桄桄爺,老輩們叫他老桄桄,本名沒人知道。
桄桄爺是平安溝最老的老人了,大夥猜他得有九十多歲。
別看桄桄爺年紀大,精神可好,身體也好。
雖然頭髮鬍子,連眉毛都雪白雪白了,腰也彎下來了。
但是牙齒一顆都沒掉,能吃能睡,吃嘛嘛香,走路都不用拄柺棍。
還能自己種田,還能在村口大樹底下吹牛,還能跟七爺他們打牌打一下午不累。
嗓門還大得很。
最特別的是他一雙眼睛,賊亮賊亮,半點看不到汙濁。
桄桄爺人特別好,特別喜歡小孩子。
從駱一航他爸小時候,一直喜歡到駱一航小時候。
小孩子來他家裡,他會給好吃的,甚至把他珍藏的木偶拿出來給小孩子玩,弄壞了只要誠懇道歉,他也不生氣。
木偶都是桄桄爺自己做的,特別好看。
村裡人都說桄桄爺是後悔啦,年輕時候不成家,現在老了沒個兒孫,只能拿別人家的孩子眼饞。
也有人說桄桄爺年輕時候成過家,鬧土匪那會兒家裡人都死了,他就沒想再找。
他那間一直鎖著的屋子裡,就供著家裡人的靈位。
具體原因嘛,誰也不知道。
因為誰也沒見過桄桄爺年輕的時候是什麼樣。
據駱一航爺爺講,桄桄爺也不是本地人,是六幾年遷過來的,那時候他就已經四十多歲了,就一個人。
而且那時候他就叫老桄桄。
甚至戶口本上寫的也是老桄桄,剛解放那會兒上戶口他填的就是這名。
一切過往誰都不知道,他也從來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