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83.把蘑菇變成肉 (3 / 3)

說完打個電話,讓實驗室把光譜檢測儀給送下來。

現場檢測食物成分。

趁這段時間,林師傅他們在研究改進方案。

比如,徐師傅建議的“先煎後蒸試試?”。

去油味、軟化,蒸是個常用做法……

——

馬志濤操作機器。

先測了一下未加工的中國美味蘑菇。

含水量85%,沙漠作物不愧是沙漠作物,含水量比香菇的94%低了這麼多,怪不得素炒會幹巴。

其他物質中,多糖4.62%;蛋白質33.75%,真尼瑪高;香菇才14%;膳食纖維18.6%,這又真尼瑪低,還是香菇,33%。

另外脂肪只有0.83%,缺油水缺到一定程度了。

維生素、礦物質,中規中矩,礦物質種硒比較高,但也不算亮眼。

但是氨基酸,簡直太誇張了。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礎結構,人體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質,就是分解成單個氨基酸然後被吸收併合成人體的蛋白質。

中國美味蘑菇,蛋白質含量本身就那麼高,而這些蛋白質中,足足68.1%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也就是人無法自己合成,需要透過食物獲取。

人定義什麼叫做好吃,就是看這些氨基酸的含量多不多。

屬於刻在基因裡面的覓食本能。

而中國美味蘑菇裡,超過一半了都。

另外,還有總量高達5.4%的鮮味氨基酸,就是會對人產生吸引,味蕾和嗅覺能夠被感知,被定義成“鮮”的物質。

這一大堆種類又多,含量還多的東西都集中在一個蘑菇裡,它能不好吃麼。

大自然真是神奇,在XJ沙漠中,人跡罕至的地方,還是地下,竟然能進化出對人吸引力這麼大的食物。

也有可能就是因為人跡罕至,動物也罕至,所以用不著進化出什麼自保能力。

光顧著鬥天鬥地鬥環境了……

然後再測試林師傅加工過的。

發現含水量降低到了51%,蛋白質流失了7%左右,多數是水溶性的,跟著水分一起沒了,剩下的還有25%以上呢,怪不得鮮味還是那麼足。

然後還增加了許多新的氨基酸成分,來自豬油和肥膘粒的。

最主要的變化是脂肪,從0.83%飆升到了26%。

26%就能有如此口感麼?達到發膩的程度?

真正的豬肉是多少?

“徐師傅,您幫我拿幾塊豬肉,各個部位的,要有您覺著最肥的肥肉。然後麻煩您按照正常的方式做熟。您覺著最合適的方式。”

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