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趙天子> 第十二章解決辦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解決辦法 (2 / 2)

他們的想法陳潤安,蕭雲州等人自然清楚,自從太皇太后前往南山修養,丞相一黨和皇帝一黨生存條件便岌岌可危,太后一黨開始慢慢侵蝕他們,政治上失勢的他們若此時再失去兵權,那便真的蹦躂不了幾天了。

此時京城僅剩一個虎威營三千人和禁軍四千人,再加上零零散散維持治安的加起來統共一萬多人,他們能控制的也就兩千多人,但只要京營回防並讓龐記統領邊軍,那他們便還有一線生存的希望。

“太后,祖宗家法若無戰事,藩王應歸於國內,不可參政也不可統軍。況且,我大趙善戰者不止他楚王一人。大將軍龐記,大司馬烏行學,都是能征善戰者。”蕭雲州站出來反駁寧謙眾人。

“大將軍確實是我朝數不多的善戰者,可大將軍已經六十歲了,再讓他在邊關待著,恐他身體受不了啊,如此行事,我國朝恐惹人非議。大司馬確實也有威望,可丞相別忘了,他也是藩王,而且是異姓王!”寧謙的方法很簡單,既然你拿祖宗家法來壓我,那我也用祖宗家法來壓你,我不但拿祖宗家法來壓你,還用大義來壓你。

聽完寧謙的反駁,蕭雲州深感認同的點了點頭“寧大人果然是為國為民,既然寧大人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那老夫便退一步,楚王可不回封地,並依然擔任邊關統帥,但要將現邊軍中禁軍及京軍的揚威營,熊營,速猛營,巡防營和其餘邊鎮軍隊撤回,其餘部隊不變,大司馬擔任邊關副帥。如此兩全其美可好?”

話罷,蕭雲州滿臉笑意的看著寧謙眾人,一臉欠揍的表情彷彿在說,來呀,反駁呀,小笨蛋!

蕭雲州的意思就是,我完全聽從你的意見,你說不讓楚王回京,我同意,讓他繼續統兵我同意,看起來兩全其美,各方意見都照顧到了。但細究之下可以發現,調回京的京營大部分都屬於蕭雲州,陳潤安陣營的,僅熊營一萬人與揚威營一部一千餘人屬於太后一黨,再將其餘邊鎮軍隊撤回,楚王手中真正能掌握的便僅有幾萬藩國軍和忠於太后的一萬京軍,而烏行學手中卻有十餘萬廂軍和忠於陳潤安和蕭雲州的兩萬京軍其中最重要的還有忠於太皇太后的四萬京軍,這些人在離京之前可是接受了太皇太后聽從大將軍和大司馬將令的命令,要按這個方法執行,太后這一方將會輸的徹徹底底。

“蕭大人好算計啊!不如讓楚王調其所部進京護衛,大將軍和大司馬依舊在邊關鎮守,同時楚王回封地如何?”寧謙鼓了鼓掌反向諷刺蕭雲州。

當蕭雲州準備繼續反駁時,陳潤安突然站了出來,恭敬地拱了拱手說道:“太后,目前朝廷僅剩六十萬兩,加上太皇太后臨走前從其內庫拿出的一百萬兩,京師商人捐獻的二百萬兩,朝廷目前僅剩三百六十萬兩。目前北郡風州地震,大概需要一百萬兩賑災,東郡東夷叛亂朝廷需派兵鎮壓,朝廷此時已無兵可派。”陳潤安的意思很明確,朝廷沒錢沒兵了,要是邊關的兵不撤回來,那東郡就別想要了。

見陳潤安放出大招,慕容雪鳶揮了揮手:“好了!既然諸位大人都想不到什麼好法子,那哀家說一個法子你們聽聽。”

一句話說完,慕容雪鳶停頓了一會,眼神凌厲的掃向臺下眾臣,見眾人沒反應便繼續說道:“哀家覺得京軍必須全部撤回來保衛皇城安全,其他邊鎮眾軍也要全部撤回,但同時北方邊關的問題也不能不管,哀家想讓大將軍擔任北境邊軍統帥,楚王暫時不回封地,留在北境重新組建無畏軍,無畏軍一旦成軍,楚王需即刻返回封地。”

話罷,眾臣議論紛紛,這一提議將兩方的訴求暫時都照顧了,細究之下卻是漏洞百出,但還好將兵調回來了,陳潤安等人也不好在說什麼,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太后聖明!”見眾人均如此識趣,慕容雪鳶很是滿意接著便說道:“既然這件事情解決了,大家就議議東夷叛亂的事情吧。”

“太后,臣認為可允許東郡諸王募兵,打造兵器用以鎮壓叛亂。”刑部尚書盛敬全站出拱手說道。

“太后不可,祖制藩王除兩萬郡國兵外,不可私自募兵更不可能打造兵器,此制若開難免天下藩王有樣學樣,若有人心懷不軌,以朝廷如今實力很難再鎮壓。”陳潤安再次站出來剛正面。

盛敬全轉過身向陳潤安問道:“那陳大人你說,朝廷應當如何處置啊?”

陳潤安笑了笑輕蔑的看了一眼盛敬全對著慕容雪鳶說道:“稟太后,臣認為,目前東夷雖攻城陷地但已經無力再戰,東郡太守已經組建起有效的防禦,再加上有不少義兵在淪陷區起事不斷襲擊東夷糧道,使得東夷人已經陷入糧草補給困難的地步。只要按此方法進行下去,等到備倭兵及抽調的東郡精銳廂軍返回,叛亂自當結束。”

盛敬全反駁道:“陳大人為何如此自信?若真按陳大人的說法,東夷族如此不堪一擊,那為何濟州徐州會如此快的失守,兩萬備倭軍為何全軍覆沒?十幾萬廂軍現在只剩一萬多人?”

“那是我軍被突然襲擊!東夷本身沒有多少戰鬥力,若不是......”正當陳潤安想要繼續說下去時,慕容雪鳶打斷了他。“好了,兩位大人不要再爭論了,哀家決定允許東郡諸王募兵但最多一王不得超過三萬,軍械武器由朝廷發放一半,自己打造一半,各藩王可自行節制所招募兵馬,令大司馬率備倭軍及東郡廂軍火速回援,令東郡郡守死守防線等待前線大軍歸來。”話罷,眾人紛紛表示贊同,慕容雪鳶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便示意下朝。

不久,朝廷上的這一政令傳到了民間,在民間特別是士林學子見影響極為猛烈,眾多士子議論紛紛,批判之聲不絕於耳。

翰林院,眾多學子正在討論此項政令。

“太后下此政令完全是不顧太祖遺訓完全是背祖行為。”

“今時不同往日,若事事都按照太祖遺訓辦事,那大趙豈能撐到今日?”

“放開不談太祖遺訓,針對東夷這件事情,明顯可以讓東郡太守在當地募兵,也可撐到我王師歸來。何必非要藩王募兵,難道太后和朝堂諸公忘了前晉的八王之亂了?”

“太后令諸王募兵,讓東郡太守陳靜大人死守防線卻不給陳大人募兵許可權,也不令兵增援,可笑至極!”

此刻京城的學生士子紛紛抱怨慕容雪鳶違背祖宗家法,擅自同意藩王用兵,並有不少學生猜測慕容雪鳶用心險惡想要謀害當朝皇帝,一時之間慕容雪鳶在各個學術門派之中的聲望迅速滑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