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陛下,這是臣與諸位大人商議的結果,請太后定奪。”
紫宸殿內,蕭雲州將一份奏摺遞交給了慕容雪鳶,待慕容雪鳶接過奏摺並將其開啟後,蕭雲州開口說到。
“太后,臣等商議認為,此次征討東夷可以大司馬烏行學為主帥,率領其在北郡之大軍前往東郡平叛。
如此,陛下明日於京城露面之時,也只用於百姓面前露面,並將此訊息告知百姓即可,太后也不用再擔心陛下之安全問題。”
這個方案,也是兩個勢力互相鬥爭互相妥協後得出來的結果,蕭雲州等人退後一步不讓楚皓文在軍隊面前露面,寧謙等人退後一步不阻礙楚皓文在百姓面前露面。
而早已知曉結果的慕容雪鳶,裝模作樣的看了一下奏摺後便同意了這份奏呈。
當這則訊息在京城傳播時,很多京城的百姓還都處不相信的態度,畢竟之前的傳言太過真實,再加上朝廷一直沒有回覆,導致了很多人認為朝廷真的已經逃跑了。
但還是有很多百姓決定去皇城外看一看,看看皇上是不是真的還在,於是等到楚皓文來到皇城之上時,皇城外已經聚集了成千上萬的百姓。
面對底下的百姓,處於皇城之上的楚皓文內心及其激動,渾身不斷地顫抖,而其身邊的慕容雪鳶以及眾大臣還以為他是因為害怕而導致的顫抖。
見楚皓文如此不堪,慕容雪鳶的心中更加對他看不起,同時也放下了對他的警惕。
感受到楚皓文顫抖的莫鋒兩步來到他的身後,右手放在楚皓文的後腰上,左手搭在楚皓文的肩膀上,微微一用力,一股暖流瞬間蔓延至楚皓文的全身,他輕輕扭頭看向自己身後的莫鋒,對方也回覆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得到莫鋒的鼓勵,楚皓文放下了緊張與不安,緩步走到最前面。
看著底下正抬頭看著自己的百姓,楚皓文深吸了一口氣高聲喊道:“百姓們!朕!大趙的皇帝!昭宗皇帝的兒子沒有跑!依舊同你們在這京城!”
“百姓們!朕!大趙的皇帝!昭宗皇帝的兒子沒有跑!依舊同你們在這京城!”楚皓文剛說完,他左右兩旁的甲士便將他的話原封不動的複述了出去,數千甲士的聲音迅速響徹了整個皇城。
與此同時,底下的百姓也看到了那城牆之上的皇帝,當他們聽到皇帝的話時,心中所有的疑慮全部被打消,所有的恐懼也在這一刻消失的無影無蹤,對於他們來說,只要皇帝還在京城,他們便不會有任何的危險。
頓時間,城牆底下的百姓爆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陛下萬歲!陛下萬歲!”
這個時代的趙國百姓,是淳樸且忠誠的,畢竟趙國傳承至今日已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這期間趙國經歷了多次的亡國危機,都城也數次被圍可每次都可以化險為夷,對趙國的百姓來說只要皇帝還在,趙國就不會滅亡,京城就不會有事,自己就不會有事。
見有效果,楚皓文繼續高聲喊道:“百姓們!大家不要慌張,朕已經派遣大司馬烏行學率領大軍前往東郡剿殺叛軍!不日大軍必有捷報送來!”
得到楚皓文的承諾,底下的百姓再次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陛下萬歲!陛下萬歲!”
看著底下興奮的百姓,楚皓文不由得揮舞起自己的右手,並高聲呼喊“大趙萬歲!大趙必勝!”身旁的甲士也同時將此話傳了出去。
聽到此話,不同於底下百姓的歡呼雀躍,站在皇城上的一眾人則是表情各不相同,蕭雲州陳潤安等人微笑的捋著鬍鬚,慕容雪鳶則是緊眯雙眼看著楚皓文,寧謙幾人則是一臉的憂慮。
次日清晨
京城紫宸殿內,朝堂之上眾人正因為邊關守將以及京軍回撥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太后一黨以遼人雖退,但遼人不可信,且北方民生糜爛為由想要楚王繼續擔任鎮北大將軍,並率領京軍鎮守北方。其餘人則以祖宗家法,封王不可在和平期間領兵為由,極力要求楚王交出兵權。
“太后,微臣認為,目前邊關還未穩固且遼軍還在一旁虎視眈眈此時我大軍不宜撤出。”寧謙他們知道,掌握了北方這數十萬大軍便掌握了帝國四分之一的命運,同時還可以牽制龐記的數十萬大軍,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寧謙話音一落,便有數十名大臣附和
“太后,目前鎮妖關還未修繕完畢,若遼國突然來攻,若無精銳部隊鎮守,恐將再次失陷。”
“太后,目前我大趙除了楚王殿下率領的部隊,恐再無部隊能與遼國有一戰之力了。”
“太后,邊軍不能撤,若撤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