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建議先滅掉彭越。
因為彭越那邊的兵力並不是很多,像個小毛賊般跑來跑去,只要逮住了,就能一戰而滅之。
有人建議先打韓信,這是漢王三叉戟最強的那根尖叉,只要把韓信給打殘了,這局自然也就破了。
也有人建議先打劉邦。
韓信派出去打魏地了,劉邦身邊能打仗,會打仗的將領已經不多,完全可以直接搞劉邦。
項羽也是舉棋不定。
要說打仗,項羽不怕任何人。
劉邦在項羽看來,不過土雞瓦狗。
不過,眼前這局面,倒是讓項羽有點摸頭的感覺,總有一種,這邊的戰亂剛剛壓下來,那邊又有人冒頭,敵人總是打不滅的感覺。
就算楚軍再是能征善戰,總這麼到處撲火也不是一個事。
所以,應對之策,是必須的。
范增沉吟良久,這才對項羽說道:“如今,要破這三叉戟,說難也難,說易倒是也易,其中關鍵就在於,必須要有足夠的力度,一擊致命,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先打九江王英布……”
九江王英布本是項羽手下大將,戰力卓絕,沒想到此時竟然叛楚歸漢。
楚軍都知九江王英布善戰,所以,也沒想過要先打九江王。
但是,范增卻恰恰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看著群臣臉上的神色,范增略略地解釋了幾句:“彭越那種戰術,最是耗時間,他滑如泥鰍,很難抓到,所以,打彭越,那真是自討苦吃,那邊只要做好防備,跟他打拉鋸戰即可……”
打韓信,也絕對不是件容易事。
原因就在於,范增認為,當世諸將之中,只有霸王親自領兵,才能夠跟韓信一戰。
范增這話,讓龍且臉上頗有點掛不住。
他可是項羽手下第一員大將,自視甚高,一直也覺得自己絲毫不比那韓信弱。
現如今被范增如此評價,心中幾多不爽。
只是此時,他倒也不好跟范增辯解。
只能耐心聽范增嗶嗶。
范增認為,九江王英布雖然極其強悍,但是,其領兵作戰能力稍弱,大楚至少有三員大將,能將英布給拿下,所以,先攻英布。
當然,范增同時認為:“滅掉英布,也只能算是暫時破掉了三叉戟的部分,影響到了其部分威能,並不能完全破掉此佈局,滅掉英布之後,我們可領軍強攻三叉戟的主幹,將那漢王劉邦圍在這兒,集中兵力予以殲滅……”
范增手對簡陋沙盤一指,一錘定音般地說道。
項羽向那沙盤一看,豁然發現,那正是滎陽城。
虞姬很是贊同范增的分析,在范增提議之後,第一個附議:“亞父此計,層次分明,霸王只需按計行事,那張良張子房的此局,必然會一舉告破,妾身在此先恭祝霸王旗開得勝……”
不得不說,這天下名士,都絕對不是簡單人物。
范增之所以會被項羽尊為亞父,那絕對是因為其超高的謀略,往往能為項羽指引方向,助項羽屢戰屢勝。
此次商議,項羽果斷採納了范增的意見,親自領兵勐攻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