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陳平把自己的官印掛在屋內的房樑上,把楚霸王給自己的賞金也封在屋內,表示自己雖然沒辦好事,但同時也沒拿你的報酬,所以,對不住了,霸王,哥哥我走了。
話說,項羽雖然殘暴,但其實對部將還是不錯的,殷地失守,追責是必然的,但也不一定就非要殺人,結果,陳平這麼一弄,好多人人心惶惶,得,殷地將領給跑了大半。
大楚這邊,陳平掛印封金,表示自己不幹了。
大漢這邊,陳平轉頭就跑去修武,找到了熟悉的漢將魏無知,讓他推薦自己去面見劉邦,說是要謀個職位。
陳平在大楚也算是一號傳奇人物,魏無知收到陳平所請,自然也是不敢怠慢,馬上就把陳平推薦給了劉邦。
眼下,張靚沒在劉邦身邊。劉邦正覺得身邊缺一個智力擔當,聽說陳平來投,頓時大喜過望,當即就接見了陳平。
看到陳平之後,劉邦頗覺面熟。
兩人這麼一聊,突然就發現,原來,還真是昔日熟人,遙想當日,劉邦還是遊俠兒,化名季柳行走天下的時候,沂水河上,遇見了張良張子房,遇見了如今的大嫂範大家。
那時,張靚和夢哥帶領大家剿滅黑龍寨,陳平和季柳就是其中兩個成員。
發現陳平是熟人,並且都還是張靚的熟人之後,劉邦就更是欣喜。
於是,擺上酒席,兩人一邊喝酒一邊縱論天下大事,你還別說,這兩位都受張靚的影響頗深,雖然是兩條平行線,很少相交,但此時這麼一說開,頓時,兩人發現,對方的很多觀點都甚合自己的心意。
聊得十分投機,頗有一種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
聊天之中,劉邦自然也是感知到了陳平那過人的學識和對事物的特殊見解,心中感嘆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於是,暢聊一會之後,劉邦破例任陳平為都尉,留在身邊做參乘,並命他監護三軍將校。
一個剛剛在大楚那邊掛印封金,投靠而來的傢伙,竟然一下子飛上枝頭,跳到了大家腦袋上作威作福?
頓時,劉邦的大漢天團成員們心生不滿。
這其中,尤其以脾氣火爆的灌嬰為甚,找到周勃,曹參,喝了一點小酒之後,灌嬰毫不客氣地一狀就告到了劉邦這邊:“陳平此人,‘昧金’、‘盜嫂’,品行極為不端,怎堪大用?”
不僅僅是灌嬰跑來告。
周勃、曹參等人,接二連三,都跑來劉邦身邊告狀了,都說陳平此人,真的不能用啊。
眾人再三痛罵陳平,頗有點三人成虎的味道,劉邦這下也穩不住了,便也心生疑團。
召陳平來質問道:“聽說你原來是幫助魏王的,後來離開魏王去幫助楚霸王,現在又來幫助我,這怎麼不讓別人懷疑你的信義呢?而且,有人說你昧金,不知道有沒有這麼一回事。”
劉邦這傢伙,倒是沒有問及盜嫂,在他看來,男人吧,都是那樣,一些小事,不問也罷。
劉邦又問,陳平心說,要不是子房先生交待我來投漢,我這個時候還在大楚逍遙快活呢,怎麼可能被人如此詆譭?
面不改色,陳平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同樣一件有用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裡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離開他去幫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來歸附大王。我雖然還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樣了。我久慕大王善於用人,所以才不遠千里來投奔大王。我什麼也沒帶,來到這兒,所以什麼都沒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禮物。沒有錢,我就生活不了,也就辦不了事。如果大王聽信讒言,不起用我,那麼,我收下的那些禮物還沒有動用,我可以全部交出來,請大王給我一條生路,讓我辭職回家,老死故鄉。”
寥寥數語,道明瞭各方的政治優劣,話中有話。
完了,陳平又輕飄飄地來了句:“昔日,龍船之上,吾等為何要征討黑龍賊,漢王莫不是忘了?”
陳平好似無意提起往事。
但是,劉邦卻從他的話中聽出了弦外之音。
這位陳平一再說起往事,難道他是子房兄的人不成?
對了,那日之後,子房兄常常念及昔日情分,待我如友,陳平如此出色,怎麼可能跟子房兄沒有聯絡?
想到這一層,劉邦的疑慮頓消,對陳平倍增好感,重重地賞賜一番,力排眾議,提升他為護軍中尉,專門監督諸將。
《控衛在此》
這下,灌嬰有些傻眼了,怎麼越告這傢伙的地位卻是更為穩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