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彭城之前,張靚透過暗網死間給陳平下了一道指令,只有兩個字“歸漢”。
劉邦身邊,如今不缺領兵之將。
韓信、曹參、灌嬰、樊會、周勃,這些都是能打仗的將才,尤其是韓信,更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帥才。
有了這幫人在,正常狀態下,真正打仗的話,劉邦不會吃太大的虧。
劉邦身邊,如今也不缺內政人才。
僅僅只是一個蕭何,就足以獨當一面。
但劉邦身邊,目前還缺個謀士,一個真正的詭譎狠辣的謀士。
雖然人人都說張良張子房是劉邦身邊最強的謀士,堪稱是帝王之師。
但張靚自家知道自家事。
講真,張靚能有如今的料事如神,很多時候是依靠自己對歷史的瞭解。
要是沒有這點優勢的話,張靚還真不知道自己能否承擔起匡扶大漢的重擔。
而且,張靚自覺自己還有一個巨大的不是缺點的缺點,那就是有點心軟,怎麼說呢,張靚並不喜歡陰詭之術,所以,張靚所謀通常都是光明正大的陽謀。
張靚很少有那種陰狠毒辣的毒計,很少真正去算計一個人,張靚之謀,通常都是站在大局的高度,戰略層面的謀劃。
就方向性來說,張靚覺得自己的謀劃對劉邦是最為有利的,但是,恰恰就在一些小事上,就一件小事謀劃的時候,張靚的智計往往好似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而陳平則是張靚一手培養起來,並且還能獨自成長起來的,獨具一格,相當狠辣的謀士。
別的不說,就說這傢伙在老家陰死了妻子的五任前夫就可見一斑。
有的時候,張靚還真是不怎麼喜歡陳平的作為。
但也不得不說,這位的存在,將會成為劉邦大漢天團的重要補充。
尤其是在面臨項羽追殺,張靚感知到不妥的時候,馬上就給陳平下達了歸漢的指令。
張靚不知道的是,自己下達的歸漢指令,讓陳平愣是鬱悶了很久。
原因很簡單,也就是張靚下達指令的前一刻,高度信任陳平的項羽,派項悍為將,拜陳平為都尉,並給陳平賜金二十鎰,讓他鎮守殷地,抵擋劉邦,為項羽掃滅齊、趙爭取時間。
陳平歷來信奉一個規則,那就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而且他聽聞韓信領兵能力極強,心中也是頗為不服,打算在殷地給劉邦找點事做,好好在這打上幾仗的。
誰知,這個節骨眼上,張靚的指令來了。
要說,這個世界上,誰還能命令陳平,也就只有張靚了。
要不是張靚,他陳平說不定早就凍死在下邳城的街頭了,根本不可能有現今這般本事,也根本不可能受到項羽的賞識。
而且,陳平心中早就有思想準備。
因為,張靚讓他在大楚主要執行的幾項任務,他都已經完成得很好了,現在再不歸漢,搞不好真的就成了大楚集團的核心成員了,那時再歸漢,估計漢王都不敢要了。
好在,張靚只是要陳平歸漢,但並沒有對他提出更多的要求。
所以,陳平也就做人留一線,在殷地,僅僅只是消極怠工,卻是並沒有去拖楚軍的後腿。
但是吧,項羽讓陳平過來,就是幫助出謀劃策,穩住殷地局面的,如今陳平放鴿子,各種不靠譜,結果項悍就連戰連敗,堅持了沒幾天,殷地就大半失守。
項悍灰熘熘地逃跑了。
而陳平呢,在項悍逃跑之前,幹了一件讓項悍相當無語的事。
陳平對人說,霸王項羽恐會遷怒於殷地的將士官吏,可能會把我們都給全殺了,我很怕死,所以,我掛印封金,好合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