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安靜無比,所有人齊齊看向上方,看向幾位大佬。
如果說,要評出今日最佳作品,絕對是《愛蓮說》,但這篇沒寫月。
《愛蓮說》再好也無月,於拜月文會主題不相符合,張良張子房不能用這篇文章奪得下邳文魁。
程華寧看看李長信。
三大評委雖然都是學術派,但總體來說,李長信背後是下邳學宮,張良張子房又是儒學學宮孔祥新的弟子,所以,錢琪的這個提議,怕是會引發爭論。
李長信掃了錢琪一眼,看向張靚,緩緩說道:“有道理,拜月文會,豈能無月,子房,你心中可有月?”
張靚聞言,站直身軀,對李長信躬身一禮,朗聲說道:“今日有云,天上無月,但弟子心中有月……”
天上無月,心中有月。
這是要搞事!
頓時,所有吃瓜群眾精神一振,齊齊看向張靚。
酈食其哈哈大笑:“子房,吾等坐等爾心中之月。”
張靚點頭,邁步而出,手提酒壺,站在二層文魁臺,凝視星空,久久之後,醞釀了足夠的氛圍。
張靚這才好似無比惆悵地說道:“明月幾時有?”
一句一出,一股十分怪異的波紋,從張靚身邊盪漾開去。
不知為何,主會場之所有人,幾乎同時,每個人都產生同樣的疑問,明月幾時有?
這是極為怪異的感覺。
張靚感知著這氛圍,心中感嘆,古今詩詞,要論拜月,蘇軾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一出,天下誰與爭鋒。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是歷代公認的中秋詞中絕唱。
酈食其再有豪情,遇見自己,也只能折戟沉沙。
喝了一口酒,張靚一氣呵成,大聲說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轟的一聲,潔白的才氣光柱從天而降,落在了張靚身上。
手提酒壺的張靚,瞬間披上了潔白的聖光。
這才氣光柱是如此地強烈,整個文會的核心會場都處在了一片白光之中,只看到人影晃動。
會場鴉雀無聲,只有張靚清朗的聲音,在這潔白的光華之中,永久流傳。
有幸參與此次拜月文會的每一個人,這一刻,都是徹底懵了,這是哪一號的才氣光柱?
好一個張良張子房,又是一首驚天地動鬼神之作啊。
好一個“把酒問青天。”
好一個“高出不勝寒!”
張靚的聲音,從潔白的光柱之中,悠然傳遍會場,讓每一個進入會場的人,都牢牢地記住了今日的畫面,畢生難忘。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每一句,都是如此的經典,都是那千古絕唱。
“明月幾時有”一出,誰敢忘這下邳拜月文會。以後說月,誰能忘張良張子房?
站在如同潮水般奔湧而至的才氣光柱之中,張靚心說,是不是又玩大了點?
不管了,趕緊吸收才氣!丹田之內,萬年妖木心瘋狂運轉,消化吸收這才氣光柱,養生訣驅動,不停地運轉,蘊養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