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奇俠仁妃> 第七十五章:心繫家國天下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五章:心繫家國天下贏 (1 / 3)

同年六月,正值幽州戰事吃緊之際。加之武惠妃生辰之期將至,皇宮內外各色人等已然忙得焦頭爛額,真可謂是內有喜事而外有戰事。

單單是這兩件事情的存在就已經讓唐玄宗徹夜難眠,不料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山東地界竟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

人禍未平天災又至,這叫唐玄宗如何承受得了?本就分身乏術的他已然無暇顧及此事,萬般無奈之下,唐玄宗只能將此事交予朱靖祺代為處理。

朱靖祺貴為當朝太師,諳熟世事資歷深厚,且又是朝中老臣,頗有威望。唐玄宗將賑災之事全權交付於他,乃是出於對他的信任與考驗。

而此番遭受旱災最為嚴重的地區,當屬山東登州境內的繼縣。

繼縣地處山東半島,原是風調雨順物阜民豐的宜居之地。卻不知今年何以如此反常,以致於竟逐步發展成了旱災。

若按常理推斷,凡旱災過後一般還會形成蝗災。如此一來,此地百姓所面臨的形勢必然會更加嚴峻。

有道是民以食為天,久旱必無糧,無糧便無命。久而久之,必會引發民變,以致社會動盪。故萬不可放鬆懈怠之,以免釀成大禍。

因此,目前的當務之急乃是要設法籌糧,以使民心暫安,以解燃眉之急。

但是,如此之多的錢糧損耗僅憑繼縣一縣之力是斷然無法解決的。為今之計,就只能寄希望於朝廷了。

時任繼縣縣令的曲立清是一名愛民如子的好官,到任三年多以來,曲立清為了讓當地百姓過得安穩幸福,真可謂是殫精竭慮夜以繼日。

久而久之,他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深受百姓愛戴的一縣之主。

面對此番天災,身為百姓父母的曲立清更是身體力行地與全縣百姓同進同退。

為解此難,他不惜散盡家財砸鍋賣鐵,竭盡全力地防止治下百姓遭受飢餓之苦。可他自己卻因為連日的奔波與操勞,以致其形銷骨立。眾人見曲立清這般辛苦,是面帶微笑而心中滴血。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視萬民如己出的德行高尚之人,竟也要面臨“上有老下無小”的悲慘境遇。其雖已是年過半百之人卻膝下無子,還有年邁的老母親要奉養。

曲立清一生清正廉潔,此番又遭遇此種變故,家中之情況是越發捉襟見肘。

家中老母為使其能專心賑災,竟幾度欲自尋短見。殊不知曲立清從來都沒有把她視為累贅,相反老母乃是他的精神寄託。

如母喪則精神支柱必塌,待到那時,縣中之安危又該由誰來主持呢?如此行徑,豈非陷曲立清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境地?此種結果,又豈是一位慈母所樂見的呢?

數日之後,由朝廷緊急撥發的數萬石賑災糧總算是按時抵達繼縣,可謂是解了此處的燃眉之急。

縣令曲立清和一眾貧苦百姓眼見賑糧已至,心中頓然大喜,遂作喜笑顏開之態。

然而,當曲立清開啟糧袋驗看此中糧食的時候,卻有了新的發現。

經過反覆驗看之後,曲立清驚奇地發現,這些糧食居然已經發黴變質。更有甚者,有些糧袋中竟然還發現有不少蟲子在蠕動。種種跡象表明,這些糧食極有可能是隔年的陳糧。

曲立清見狀,使得他方才有所起色的疲憊之心又一次墜入了萬丈深淵。

此等惡事若讓百姓們知曉,豈不是又要生出許多事端?萬一全縣之人因此而對朝廷心存怨恨以致激起民變,那可就真的要釀成滔天巨禍了。

事到如今,唯有立即封鎖訊息以免到時候不好收場,但願曲立清只是杞人憂天。

雖說此地遭逢天災,按說有得吃便已然要謝天謝地了。然而無論如何,堂堂朝廷居然把發了黴的糧食用以賑災,確有不妥之處。

可事已至此,曲立清雖貴為一縣之主,但與那些負責此事的朝中大員比起來,自己簡直就不入流。

而且此種情況的形成,也絕非是幾個人暗中勾結操縱的結果,其中必然牽扯甚廣。照目前形勢來看,曲立清只能忍氣吞聲,而不宜有所動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