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的妻兒,也在濮陽城中。
他只能投靠袁熙,才能解救自己的妻兒。
大勢所趨的戰局加上妻兒的性命,使他不得不提前做出決策,投靠袁熙。
想明白後...
袁熙抱拳道:“我得先生,萬幸之至!”
“卑職願效犬馬之勞。”
陳登也回禮道。
就這麼著,擅長農業、守城的儒將陳登,歸順到了袁熙旗下。袁熙怕他反悔,也怕官渡之戰的戰情,影響到陳登,遂派人把他送往幽州。
也只有在幽州,袁熙才放心。
經過了濮陽之戰。
袁熙的猛獁象和風神翼龍,都受了重傷,急需要休養。又怕袁紹兵力不足,再敗於官渡。袁熙令張頜領兵七萬,先趕去馳援。
自己休息幾日後,再前往會合。
“拜見公子。”張頜臨走前給袁熙留下一員將領,統領剩餘的兵馬。
“你叫什麼名字?”
“末將王門。”他恭敬的回道。
這名字有點熟悉...
袁熙絞盡腦汁的想了想,終於想起。王門不是公孫瓚的部將嗎?就是那個被田疇說的羞愧而走的傢伙?竟然在張頜的麾下。
袁熙朝他說道:“張頜將軍去了官渡,我也會隨後趕去。但是濮陽不能沒有將領和兵力把守。既然張將軍把你留下,說明他很信任你,我也不再換將了,就由你率部駐守濮陽吧。”
“末將遵命。”
王門激動的回道。
數日後。
猛獁象和風神翼龍的傷勢都有了好轉。
袁熙也不再耽擱,率領所有的騎兵,趕往官渡。同時派人打探官渡的戰局,搞清楚袁紹和曹操交戰的具體過程,便於接下來他好出手。
斥候兵出去了幾天...
回來後稟報:“主公的兵馬行至官渡,遭到曹仁的阻擊,雙方激戰數日,曹仁敗走,主公趁勝追擊,在陳國境內,又遭到夏侯淵的埋伏。主公退了回來,在官渡紮營,想等公子到後,再一起進軍。不料張繡被曹操勸降,曹操任命他為先鋒,集各路兵馬十四萬,已於昨日抵達官渡前線。”
“不好!”
袁熙一臉驚詫之色,朝身旁的焦觸喝道:“傳令急行軍,半日之內,必須趕到官渡...。”
“諾。”
焦觸把袁熙的命令傳達下去。
所有的騎兵,都展開全速行駛。
袁熙也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騎著斑斕虎狂奔,恨不能立刻飛到官渡。
他的心裡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曹操極善於用兵,行事狠辣、果決。他一旦到了官渡前線,肯定會立刻決戰。因為他的糧食不多,不能像袁紹一樣,擁有穩定的後方,戰局拖下去,對他不利。
而這恰恰是袁熙擔心的。
如果不能在袁紹兵敗之前趕到官渡,那萬事皆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