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臘月。
曹操抵達官渡前線,準備與袁紹決戰。
決戰之前,他做了三件事。
一是以天子的名義,給袁紹送去大量的玉器、錢帛、酒肉、美女,晉封袁紹為驃騎大將軍,預祝他旗開得勝,消滅奸賊,匡扶漢室。
二是曹操想議和,答應割讓徐州六郡給袁紹,只盼望袁紹能退兵。
三是在議和失敗後,率領大軍撤往許昌。
這三件事情,是在短短的兩日之內完成的。
袁紹麾下的文武們,因此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有的說是曹操的計謀,不應理睬。有的說是曹操勢弱真的想議和,應該抓住機會,先拿下徐州。還有的建議袁紹,不能放過曹操,必須決戰。
袁紹生性多疑,優柔寡斷,聽了謀士們的意見後,更加難以決策。
他不由想起了袁熙...
如果袁熙在的話,或許可以替他決策。
恰在此時。
張頜的七萬步軍,抵達了袁軍大營,與袁紹合兵一處。
袁紹實力大增,自信心爆棚,遂起了決戰的心思。再有許攸、郭圖、審配,都力薦袁紹決戰。袁紹也不好再拒絕,便順水推舟,率領所有的兵馬,追擊曹操。
數日之後。
袁紹的三十四萬軍,與曹操的十七萬軍,在陳留郡的一處平原對峙。
一場久違的大戰,即將展開...
“擂鼓挑戰!”
大將顏良躍馬出陣。
咚咚咚....
隨著鼓聲響起,顏良橫刀立馬,虎視對面的曹軍,喊道:“顏良在此,誰敢與我一戰?”
“咳咳。”
曹操走出自己的車碾,瞄了一眼對面的顏良,道:“確是一員虎將!袁紹就是靠著他和文丑,才逐步消滅公孫瓚,雄踞河北。”
簇擁在曹操周圍的將領有一大堆,都在打量威風凜凜的顏良。
“丞相。”
素有虎侯之稱的中堅將軍許褚上前兩步。
曹操攔住了他,朝周圍的其他將領說道:“顏良是袁紹的頭號大將,名震寰宇,無人能敵。諸位將軍,誰願意出戰?”
“某去會他!”
蔡陽提著一把長刀,衝出軍陣。
(註釋:蔡陽是曹操麾下的名將,武藝高強,力大無比,有萬夫不擋之勇。據野史記載,他在古城與關羽大戰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是關羽使計才將其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