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親戚,送朋友?”
“都不是。你聽我說。”胡亮亮繼續往下說,
“那正好是個夏天,我媽也不嫌熱。蒸好發糕,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等到晚上人多風涼的時候,我媽和我爸把切好的發糕用笸籮箱抬出來,一塊塊分給左鄰右舍,大人,小孩每人一塊品嚐。大家邊吃邊說,這可是多味發糕。咬半口,嚼滿口,吃起來有滋有味。看起來黑乎乎的,吃起來又香又甜,軟硬適中。
那個時候,人們還不像現在這麼重視保健養生,小雜糧在城鎮剛剛興起。後來,我媽蒸發糕的事很快傳出去了,有人拿著錢直接找上門要買六面發糕。我媽沒辦法,把剩下一點面,又蒸了一些。挨家逐戶送給那些沒吃到發糕的鄰居。”
“世上還有這等好人。要不是你親口說,我還真不相信哩。”
“是啊!從此以後,左鄰右舍便叫我媽是“活雷鋒”。
“活雷鋒”的稱號在社會上也就叫開了。直到現在,有人看見我媽的面,遠遠指著說,“你看‘活雷鋒’來了。不叫她的名字,叫她‘活雷鋒’。
‘活雷鋒’是六十年代的時興叫法。再早些時候人們就叫她“楊三勤溜”,顧名思義,你想想丁卯會是啥意思。”丁卯一陣笑:
“這雅名好啊,第一次聽說呢。”
“其實,要說我媽的事,那可是一籮筐,說也說不完。”
潘亮亮開著車,一路走,一路停。走了近一個小時才回到孃家。
兩個姐姐早等急了,以為小妹不來了。
看到小女兒亮亮回來了,潘老爺子說:“你終於來了。我以為你打退堂鼓了呢。”
“爸,你吩咐的事我能不聽?就是跑兩個小時,我也要來呀!”
老爸抿嘴笑了。“亮亮就是聽話,爸叫你做的事從不打折扣。”
亮亮說:“別表揚了爸爸。愛心菜在哪兒,給我吧。”
“你就別叫愛心菜’了。愛誰呢?這名字不好聽。就叫它幫忙菜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三個女兒拍手大笑。
楊媽媽忍不住也笑了。
她說:“不過 ,叫愛心菜也對。別把意思弄反了。幫人就是愛心,好心和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