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西沉,四野蒼茫。場上塵雪飛揚、喧譁聲鬧。
隨著比賽的進行,已經進入了尾聲,可觀看的人已不止有原來的軍士,還來了不少在田間勞作的農人,可是冬季秋季日短夜長,就算還夠再踢上一場,但等結束、回到家肯定也都天黑了。新兵們雖然不願,但客觀事實如此,卻也無話可說了。便有人轉而埋怨那些遲到的:“要不是你們來的晚,怎麼會只踢這一場?”
遲到的新兵中可能有剛結婚不久的,被人嘲弄道:“曉得你才嘗肉味,但省些精神,早來點,把力氣用在場上,豈不更好?你在家耕犁得再多,能換來兩斤肉?若在場上贏得一次,可是實打實的兩斤肉,拿回家中,給你那婦人,她定然高興,說不得會肯讓你換個花樣試試!”
眾人鬨然大笑。
原來劉和為了提高新兵的積極性,還給了實物獎勵——贏得那隊沒人有兩斤肉。
鄒靖、張飛引諸人下場中,收拾了球門,拿回“鞠球”,重堆放車上。
有人問道:“軍司馬,下次操練什麼時候?”
“除了蹴鞠,還要練佇列、搏擊,昨天、今天,已連續兩天了,我打算把下次蹴鞠放在兩天之後。”鄒靖道
一句“兩天之後”,讓那些摩拳擦掌準備贏取肉食的人失望不已,如當頭潑下一桶冷水。有人忍不住,叫道:“如今軍營既沒有倉樓修繕,也沒有溝渠要挖。搏擊是體力活,俺們想多吃些肉長力氣。軍司馬,再等兩天太久了點!”
“那你們說?”
“明天,明天吧!”
不少人表示支援,叫道:“對,明天!”
這倒是劉和沒想到的,他知道蹴鞠必能引起新兵的興趣,也知兩斤肉食必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卻還是小看了效果。他本打算循序漸進的,但既然有人這麼提出,而且看起來支持者還挺多。
他示意鄒靖。
鄒靖會意:“固所願也,不敢請耳。”臉上卻故作遲疑,說道:“明天?”
“對,就明天吧!軍司馬。趁天氣好,咱們多踢幾場。再等等,可就要冷了!”
有道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一場蹴鞠、兩斤肉,換來了新兵們的熱情高漲。張飛見狀順水推舟,說道:“那行,就明天!一樣還是辰時集合,如何?”
“行。”
“沒問題!”
“好!誰再敢晚來,俺可要對他不客氣了!”
“綏安!翼德!操練之事就託付二位了”劉和道。
“但請主公放心!”
兩天的比賽,除了將新兵們的積極性差不多調動起來了之外,劉和還有別的收穫。
收穫總的來說有一點,細分有兩點。那就是:對上場新兵的能力,他漸漸心中有數了。能力分兩種,一個是體力、技擊的水平,一個是眼光、戰術的水平。
兩隊對壘,球門就是城門,對方就是敵軍,人數相當、而且又在受到規則限制的情況下,要想突破敵軍的包圍、截擊,將球攻入對方門中,沒有一定的戰術水平是不可能的。就算這種“戰術”的觀念還很原始,屬於自發的、本能的萌芽狀態,但畢竟是“戰術”。
能在球場上指揮、協助隊友獲勝的,那麼在經過學習後,在戰場上也必然會勝過常人。
特別是張飛,他進步很快,是個粗中有細的人,能在球場上服眾的,那麼放在戰場上,也必能取得威望。對於張飛,劉和一直想把張飛的火爆脾氣給消磨點掉,又時常告誡他,要愛兵如子。
就在劉和感慨張飛有進步的時候,他走在回營房的路上,忽然聽見了:
“稻、黍、稷、粟、麻,餅、麥、飯、豆、羹”
“狸、兔、飛、鼯、狼.....”
“這是哪裡的讀書聲?在教授《急就篇》?”劉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