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劉和醒來時,已近午時,一連下了數天的大雪終於停了下來,透過窗看出去,盡是一片銀裝素裹,屋簷下、樹杈間,倒掛的亮晶晶的冰錐閃著幽幽的光芒,或長或短,或粗或細,不一而足,偶有一陣風吹過,簌簌的雪粉便紛紛揚揚的自空中掠過,轉眼之間,又融入那一片雪白,再也不見一絲蹤影。
遠處傳來一陣陣整齊的呼喝聲,那是軍士們在訓練,陣陣炊煙也開始冒起,這時代一日三餐是比較奢侈的,絕大多數還是一天二頓,此時,應當是在準備第一頓飯吧。劉和從窗臺上抓起一把雪,狠勁地按在臉上揉了揉,讓仍有些頭痛的腦袋稍微清醒了些,這幾天有些太放縱了,心裡自責道,如果讓自己過於放鬆,真擔心自己會懈怠下來,眼下萬里長征可還只走了第一步呢!
門前的平地上,親衛們早已將雪掃開,露出才被夯實不久,又被凍得極硬的地面,劉修和潘鳳等親衛們正在那裡操練,雖然天很冷,但這一群漢子都是脫得只穿一條犢鼻褲,身上兀自冒著騰騰熱氣,大聲吆喝著練習。
對於一般軍士的操練,劉和並沒有太高的個人要求,著重的反而是戰場紀律及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精神,但對於自己的親衛,那自然是個人功夫越高越好,這群漢子本來便是從軍中精選出來的,再加上劉、潘二人每日督練甚勤,面貌倒似一日勝似一日。
抓起衣服三兩下穿好,琢磨著自己首先應當去哪裡看一看,是去新建的校場看新兵整訓呢,還是去劉備那裡去看看授田工作呢!
對於劉備與簡雍兩人,劉和還是挺滿意的,說實在的期初他對劉備是有戒心的,但是後來發現劉備是個官迷,有點像《水滸》裡的楊志。現在劉備是縣令——漢制,大縣(萬戶以上)設縣令,小縣(萬戶以下)設縣長,都是一縣的最高長官。目前白檀按一戶五口算,合計一萬四千戶,放在中原也是個大縣。縣令秩俸為一千石,名副其實的“百里侯”。所以劉備對劉和是非常感恩的,沒有劉和哪有他的今天。再加上漢代那種察舉制——劉和是劉備的舉主,劉備是劉和的故吏,劉備身上打上了劉和這一派系的標籤,雖然這一派系現在很微弱。
前世劉備能成就霸業,一是靠時勢,遇上了黃巾起義,如果是太平盛世,劉備根本沒有崛起的機會;二是他有關、張兩人追隨,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現在關羽、張飛已經摺服於劉和,劉備羽翼已斷,還怎麼翱翔高飛?!
不過話說回來,劉備不愧是內政好手,自己提了個想法和思路,短短的時間內,他和簡雍兩人就拿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和步驟,縣衙的班底也基本充實了,現有的一套人馬基本是重新招起來的,讀書人太少,很多都是目不識丁的傢伙,但勝在踏實肯幹,也沒有以前胥吏的油條世故,相比而言,劉和還更喜歡現在的這一套人馬。
看到劉和出來,一眾親衛便都湧上來行禮,劉和笑著擺擺手,示意他們去做自己的事,親衛們見主公站在一側,倒是更加賣力起來。
劉修、潘鳳二人卻不敢怠慢,套好衣裳便侍立在劉和一側。
“主公準備出去走一走?”劉修問道:“還是讓我等侍候主公用過飯後再出去吧!”
劉和笑道:“反正已這個時候了,等下我們去軍營那邊和軍士們一起吃!”
劉修欽佩地道:“主公,你真是體恤軍士啊!俺當兵這麼多年,從來沒有看到過堂堂的校尉與小兵們經常在一起吃飯的。”
劉和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不能與大家同甘共苦,何來齊心協力衛大漢。”
潘鳳咧開大嘴,笑道:“主公可不是以前那些貪官汙吏。俺就是遇見主公太晚了!本以為一輩子做賊寇,活不久長,但俺運氣好,居然碰上了主公,不但活了下來,還做了官軍,反正從此以後俺這條命便賣給主公了。”
三人邊說著閒話,邊向軍營那邊走去,走得一陣,忽然下雪了。
“主公!風雪太大還是回去吧。”潘鳳道。
“韓軍候派出去的兄弟可有回來的?”劉和搓了搓手。
“沒有。大概風雪太大的緣故,下個月天氣轉好,開始化凍了估計就有好訊息了。”
劉和點點頭:“上次他說,大草原上各地的漢人馬賊訊息靈通,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對我們將來和鮮卑人的大戰非常有好處。我覺得這個計劃很好!”
“主公您真好!從來沒有那個邊將對我們馬賊這麼客氣的。您是第一個!”潘鳳作揖道。
“馬賊也是被逼無奈才去做馬賊的,家裡要是有吃有喝誰願意去做馬賊。”
“主公說得是!但是這年頭就是做馬賊恐怕也做不長了。”潘鳳突然傷感地說道。
劉和笑起來:“好啊!所以我讓韓軍候去招安他們到討虜營來當兵。大家只要能生存,在哪裡討生活都是一樣的。”
“鮮卑各部落在大首領的要求下從去年開始就加緊了對馬賊的清剿,要不了一兩年這陰山、太行山、燕山附近恐怕就沒有馬賊這個行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