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
“我可以民不舉官不究,但是你二人若是要戴罪立功,需要聽我號令。”劉和嚴肅道。
“諾。”
“今之鹽鐵絲茶皆付之於我充作軍資,我給予本金。二位可有異議?”劉和指了指收繳的貨物。
“無異議。”兩人口氣如蒙大赦。
本以為今天血本無歸,還要掉腦袋,沒想到劉和還會付錢。
“二位想必已是知曉,我率部出征。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若需軍資輜重出錢購買時,二位可有法子收購糧草器械販賣於我?”劉和問道。
“此事易爾,只要部司馬出得起錢就行。”
“好。既然如此,你二人誰同我去右北平,誰留下負責糧草事宜?”劉和看著張、蘇二人。
“我雖部司馬去吧!蘇君留下負責糧草。”張世平道。
“好!痛快。”劉和起身扶起張世平、蘇雙。
這時張飛開口道:“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男兒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建功立業搏個名垂青史。”
劉和甚喜:“翼德真壯士也。”
“飛拜見主公。”張飛拂衣而拜。
接著劉和說,要早點趕到太守府,諸人啟程。
幾百號人沿官道一路疾馳,只用了一個多時辰,就望見了涿縣的城門。涿縣是郡治,城周七八里,城中近萬戶,四萬多人。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高約五丈,寬有三丈餘,開了四個城門,角樓、馬面等防禦性的設施樣樣齊全。
城外有河,河上有石橋。劉和在橋頭下了馬,牽馬過橋。護城河的水很深,碧波粼粼,走在橋上,水氣撲面,令人頓覺涼冷。
劉和看見了走在他前面的一個荊釵布裙的婦人,可能來城中串親戚的,一手提了個竹籃,上邊用布蓋著,一手牽著個五六歲的垂髻孩童。
被清脆的馬蹄聲驚動,那孩子走兩步便回一次頭,吃著手指,好奇地打量劉和和他的坐騎。婦人扯緊了他的手,飛快地扭頭看了一眼劉和,低頭小聲對他說了句什麼,避到石橋的一側。劉和雖相貌俊秀,但牽馬、帶刀,最主要的裹著一身甲冑,定非百姓,是個軍官,主動做出退讓總是沒錯的。
劉和本想等他們過橋後再過去,既然婦人讓開了路,他也不是矯情的人,快步從他們的身邊走過。婦人低著頭,不敢看他;小孩兒膽大,當馬經過時,伸手想摸。那馬雖是老馬,也不是戰馬,卻也自有驕傲,豈肯容小孩亂摸?打了個響鼻,嚇得那孩子趕緊縮回了手。
劉和歉意地說道:“馬劣脾躁,嚇住了你們,對不住。”
張飛瞥了那婦人和孩童一眼,笑對劉和說道:“主公恂恂自下,溫文敦厚。不以稚子年小而表歉意,名門風範,果然豪傑也。”
“孩童被我的坐騎所驚,錯雖在馬,我是它的主人,道歉自是應該。翼德你日後帶兵,可不要性急暴躁,毆虐士卒。”
“主公!多慮了。還是帶著諸君去俺家酒肆接風洗塵,俺再招募鄉勇。”張飛提議道。
“那走吧。”劉和回頭:“伯譽、漢升勒令士卒不得擾民。”
【注1】酷吏,執法無情的官吏,懲戒不法之徒,手段強硬。漢承戰國餘烈,多豪猾之民。其豪強者則陵橫邦邑,桀健惡霸則雄張閭里。且宰守曠遠,戶口殷大。故選派之臨民之官,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後聞,肆情剛烈,成其不橈之威。
只是漢代的酷吏和唐代武則天時期的酷吏不一樣:武周酷吏,貪猾殘暴,私慾極重;兩漢酷吏,基本上雖然以嚴酷暴烈而聞名,但剛烈正直,清廉如水,辯說是非,爭與國家有益的重大原則。如郅都、張湯。
皇帝用酷吏,是為了維護君權之威;殺酷吏,也是為了鞏固君權。酷吏的好處:首先,酷吏專門和豪強做對——打黑除惡。第二,政績大都相當突出,與民秋毫無犯,政令通暢,尤其是善於強化治安。第三,不僅“能幹”,而且大多相當清廉。不過,酷吏這條路也不是那麼好走的,雖然他們在官場常能平步青雲,但最終的結局往往很悲慘。皇帝經常要把他們拋掉,來假裝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