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之和天下> 第1章 驅馬北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章 驅馬北邙 (2 / 2)

中山靖王那是西漢的,劉勝又是有120多個兒子,都過了兩百年了,早就出了五服了;而劉虞是東海王之後,這個東海王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長子劉強——論輩分當今皇帝真的要喊劉虞為“皇叔”。

這或許是自己最大的優勢,這個出身可是比曹操、袁紹要好的很多,東漢代士人重名節慨意氣,又因為察舉制的選官制度使得地域觀念加強,更加的看重出身。

所以要快速得到威望和錢財的辦法就是好好利用這個優勢,劉備這個“注水豬肉”都能成功,自己憑藉千年的眼光和真宗室的名頭,不敢說和曹操、劉備、孫堅、袁紹等人爭雄天下,至少苟全性命於亂世這點能力還是有的。

劉和想到此處微微一笑:“還有幾天就太學畢業了,即將走上仕途。只要能當上官兒,好好幹上一年兩年,威望、錢不就都有了麼?”

可問題又出來了,該當個什麼官兒好?

“當官”不是問題,藉助漢室宗親的背景,父親劉虞又是經學名士,怎麼也能獲得一官半職,但是擺在面前的選擇也不多,雖然自己有著好出身,按照漢家規矩——劉和這樣有宗室背景的太學生基本會進入內廷擔任議郎、侍中這樣的皇帝顧問官,若是太平時節,君主賢明也不失為好出路;可自孝章皇帝啟用外戚、孝和皇帝任用宦官奪權以來國家勢力在外戚、宦官、士族之間傾軋,到了孝桓皇帝時期,大漢已是“癌症晚期”,是一艘快沉沒的帆船。

“方今天下,權閹當道,言路阻塞,有學識的人都退隱不出。與其做一個整天忙於文牘的文吏,何如當一個能為黔首百姓做些實事的地方官呢?”劉和騎馬緩緩行之。

所以必須要想辦法外任地方官——寧做雞首不為牛尾。

如果在大內皇宮整天接觸不到人,忙於案牘之事,能得到什麼威望和錢財?還不如干脆到東海老家當個村長土皇帝。

所謂郡守、縣令者,代天牧民集諸權於一身,首要者須知漢家律法、知“五兵”——矛、戟、鉞、楯、弓矢,但劉和宗室子弟,本就不是隻研習經文,不通世事的。他從小讀書,學過漢家律令,並因知亂世將至,虛心求教武藝,能騎射、會擊劍,又研讀《孫子》、《尉繚》、《司馬法》等兵書,出仕縣令長綽綽有餘。

就在這時,劉和前方一人馳馬迎面而來,劉和趕緊勒馬避讓。

那人旋即亦是勒馬:“好險!”

接著雙方下馬,那人作揖:“馬兒受驚,多有衝撞。可有傷著兄臺?”

劉和先是看了看這人,比自己矮了一頭——一米六五的樣子,頭負青巾,身著皮甲,背掛獵弓,腰挎長劍,白淨臉膛,元寶耳,濃眉大眼透,只可惜塌鼻樑把他的相給破了,再加上厚嘴唇,實在是談不上英俊;但是眼神含兒不漏,卻微微透著一股英豪之氣。

“無礙!兄臺有心了。”劉和回禮道。

那人抬頭看了看比自己高一頭的劉和:一米七五左右,一身樸素便服,腰懸鐵劍,劍眉星目,唇紅齒白,有一股子書卷氣,但聞其聲卻又散著幾分英傑氣息。

“在下譙縣曹操!敢問兄臺高姓大名?”那人施禮道。

“呀!曹孟德?”劉和脫口而出。

“君知吾名?”

尷尬了,第一次見到曹操,劉和有點失態。

“曹君大名,焉能不知?年二十舉孝廉,除洛陽北部尉,京師斂跡;復又外任頓丘縣令,為民請命,造福一方。曹議郎,我可有說錯。”

“些許浮名罷了,君謬讚了。”曹操憨憨一笑。

劉和正了正身子:“在下東海劉和,字順之,太學學生。”

“劉君!冒昧一問,君可識五經博士劉伯安?”

“正是家父。”

“順之兄,如若不棄,可否和我一同前去狩獵營地一聚,以解方才之誤會?”曹操邀請道。

“孟德兄年長我些許,豈可平輩論之。是故長者邀,不敢辭——恭敬不如從命。”

“順之言重了。順之請!”

“曹兄請!”

兩人上馬奔赴狩獵營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